合肥新站实验中学烈山路校区家庭教育指导课程调查问卷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及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精神,发挥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作用,合肥新站实验中学烈山路校区决定系统性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开设“家庭教育指导课程”。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各位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困难与问题,切实帮助家长掌握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特开展本次问卷调查。学校将根据问卷调研结果,有针对性地开设各位家长需要的课程。
本问卷包含选择题与问答题两部分。诚挚邀请您提出宝贵建议!感谢您的支持配合!
声明:此份问卷仅为课程设置之用,所有信息均会保密。
1.您的孩子所在年级
A.七年级
B.八年级
C.九年级
2.您孩子的性别(在本校就读的孩子)
A.男生
B.女生
C.男生、女生都有(多子女)
3.您的孩子是家庭中的
A.一孩
B.二孩
C.三孩
D.其他
4.家长,您属于
A.60后
B.70后
C.80后
D.90后
5.您是孩子的
A.爸爸
B.妈妈
C.祖父母/外祖父母
D.其他亲友
6.您的最高学历(以夫妻一方最高文化水平为标准)
A.小学
B.初中
C.高中
D.中专
E.大专
F.成人教育本科
G.全日制普通本科
H.硕士研究生
I.博士研究生
7.您的职业是
A.教师
B.工人
C.军人
D.医生
E.律师
F.务农
G.公司职工
H.公务员
I.事业单位职员
J.社区工作者
K.个体户(自行经商)
L.自由职业
M.无业人员(包含家庭主妇)
N.其他
8.您家中主要负责孩子学习和生活的是
A.爸爸
B.妈妈
C.爸爸妈妈
D.祖父母/外祖父母
9.您的家庭结构是
A.核心家庭(孩子和父母一起生活)
B.主干家庭(孩子、父母、祖辈一起生活)
C.隔代家庭(孩子、祖辈一起生活)
D.单亲家庭
E.其他
10.您和配偶的家庭教育观念
A.家庭教育观念一致,对孩子统一要求
B.家庭教育观念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可以协商统一
C.家庭教育观念不一致
11.您陪伴孩子的时间(以主要负责孩子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夫妻一方为准)
A.每天陪伴孩子(包括下班后)
B.每周周六、周日陪伴孩子
C.仅节假日、寒暑假可以陪伴孩子
12.您平均每天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非日常起居问候)的时间大约是:
A.少于30分钟
B.30分钟-1小时
C.1-2小时
D. 2小时以上
13.您认为目前与孩子的沟通状况是
A.非常顺畅,无话不谈
B.比较顺畅,能交流主要问题
C.一般,偶尔有沟通障碍
D.不太顺畅,经常说不到一起
E.很难沟通,存在明显代沟
14.您认为孩子的学习态度如何?
A.学习态度非常端正,积极主动学习
B.学习态度端正,能较为认真地完成各项任务
C.学习态度一般,有进步的空间
D.学习不够主动,需要家长和老师经常督促
E.其他
15.您对孩子现阶段学业的关注重点是?(可多选)
A.学习成绩和分数排名
B.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培养
C.心理健康和情绪状态
D.兴趣特长和综合素质发展
E.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
F.生涯规划的初步探索
16.在目前与孩子的相处中,您感觉最大的挑战来自以下哪些方面?(可多选)
A.学业压力与学习方法指导
B.青春期叛逆,情绪波动大,沟通困难
C.孩子沉迷手机/网络/游戏
D.孩子不爱和家长沟通
E.同伴交往、校园人际关系
F.亲子关系紧张,经常发生冲突
G.孩子孩子缺乏学习动力和目标
H.孩子生活习惯(如作息、自理能力)问题
I.心理健康(如焦虑、自卑、抗挫能力差)
J.其他(请注明):
17.您认为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技巧储备如何?
A.非常丰富,能从容应对
B.比较足够,但有时会感到困惑
C. 有些欠缺,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D.非常缺乏,急需学习和指导
18.您希望学校开设哪些家庭教育指导微课程?(请从以下选题中选择6个)
A.初中生涯适应与习惯养成
B.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有效沟通
C.初中学习方法,激发孩子内驱力
D.青少年身心健康与安全教育
E.如何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网络与社交媒体
F.如何化解亲子冲突,构建和谐亲子关系
G.如何应对学业挫折、培养成长型思维
H.在多子女家庭中,家长如何做好时间管理
I.中考压力下的家庭支持策略
J.青少年情绪管理与压力疏导
K.新高考背景下的生涯规划与升学选择
L.如何关注孩子考前心态,帮助克服考前焦虑
M.其他(您还希望学校开设哪些家庭教育指导微课程?)
19.您更倾向于哪种课程形式?(可多选)
A.专家线下专题讲座(互动性强)
B.线上直播/录播课程(时间灵活)
C.小型家长工作坊/沙龙(深度交流,实操练习)
D.推荐优质书籍、公众号文章或音频课程自学
E.一对一家庭教育咨询(针对性更强)
20.对于参加学校活动,您的意愿是?
A.非常乐意,有时间就会参加。
B.只参加自己感兴趣或认为重要的活动。
C.由于工作/时间限制,只能偶尔参加。
D.虽不能到场,但会积极关注并在家中给予孩子支持。
21.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您愿意以何种方式参与?(可多选)
A.分享经验:作为参与者,分享成功的育儿经验。
B.提供服务:在相关活动中担任志愿者。
C.提供资源:运用专业知识提供讲座或咨询。
D.参与学习:作为听众,按时参加课程。
E.暂难参与:目前因故难以参加相关活动。
22.对于学校即将开设的家庭教育指导课程,您有什么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