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车轨道装备有限公司\n2025年职业健康达人知识竞赛
您的部门:
制造中心
技术中心
资产管理部
质量管理部
财务部
综合管理部
市场项目部
采购物流部
安全环保部
您的姓名:
()措施是防治尘肺的根本措施。
A、工程技术
B、个体防护
C、教育培训
D、加大处罚
含游离二氧化硅 10%以上的粉尘,称为()
A、矽尘
B、石棉尘
C、电焊烟尘
D、铸造尘
矽尘导致的职业病称为()。
A、矽肺
B、石棉肺
C、电焊工尘肺
D、其他尘肺
我国总结出的防尘“八字”方针是
A、革水防风护治教查
B、革密风护管封查
C、革水密保护管教查
D、革水密风护管教查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综合管理分类治理的原则
B、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全面管理综合治理的原则
C、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原则
D、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分类监督综合治理的原则
用人单位()的,劳动者有权拒绝从事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用人单位不得因此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
A、使用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
B、变动劳动者工作岗位或变更工作内容
C、未在劳动合同中告知劳动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
D、未在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
当作业地点的气温达到()时应采取局部降温和综合防暑措施,并应减少接触时间
A、≥36℃
B、≥37℃
C、≥40℃
D、≥42℃
新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于2025年8月1日正式实施,我国职业病共分 12 大类()种。
A、120
B、132
C、135
D、140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A、化学、物理、生物
B、化学、物理、生理
C、生理、物理、生物
D、化学、物理、生化
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及时(),所需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A、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B、组织救治和医学观察
C、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D、进行健康检查
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是劳动者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A、检举、控告
B、批评、检举和控告
C、举报、告发
D、检举、批评
当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可以责令暂停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作业和封存造成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材料和设备以及组织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
A、用人单位
B、卫生行政部门
C、卫生医疗机构
D、国家机构
短时间停留在强噪声环境中,听觉器官敏感性下降,脱离噪声环境后 1 分钟内可以恢复的现象是()
A、听觉适应
B、听觉神经受损
C、听觉疲劳
D、听力下降
非空调工作场所人均占用容积>20m3 时,应保证人均新风量()
A、≥30m3/h
B、≥25m3/h
C、≥20m3/h
D、≥40m3/h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根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七部法律的决定》第四次修正)。
A、2002 年 12 月 29 日
B、2018 年 12 月 29 日
C、2023 年 12 月 29 日
D、2020 年 12 月 29 日
用人单位在健康监护中的责任和义务哪项是错误的()
A、用人单位应安排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健康检查
B、用人单位应安排劳动者在岗期间进行定期健康检查
C、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D、用人单位可以不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其皮肤和黏膜可呈()
A、暗红色
B、鲜红色
C、樱桃红色
D、苍白色
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测期间,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结与其订立劳动合同。
A、不得
B、可以
C、经领导批准可以
D、与劳动者协商后可以
用人单位对不适当继续从事原工作职业病病人,应当()。
A、安排下岗,并予以一次性补贴
B、解除劳动合同
C、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顿
D、与劳动合同协商后再安排工作。
怀疑自己患了职业病,应当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A、用人单位所在地
B、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本人居住地
C、本人居住地
D、任何有诊断资质的职业病诊断机构
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如果没有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承担
A、用人单位
B、工伤保险基金
C、本人
D、劳动者家属
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女职工从事()
A、高温作业
B、机加工作业
C、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作业
D、井下作业
噪声聋是生产性噪声引起职业病,工作场合操作人员每天持续接触噪声 8h,噪声声级卫生限值为()。
A、75dB(A)
B、80dB(A)
C、85dB(A)
D、90dB(A)
重症中暑,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重症中暑可分为、和三种类型。()
A、热射病、热痉挛和猝死
B、热射病、热衰竭和猝死
C、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
D、热痉挛、为热衰竭和猝死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
A、乡镇企业
B、个体企业
C、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D、边远山区企业
属于单纯窒息性气体的有()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硫化氢
D、氰化物
针对上吸式外部排风罩其控制点控制风速为()。
A、有毒气体 0.5m/s,粉尘 1.2m/s
B、有毒气体 0.5m/s,粉尘 1.5m/s
C、有毒气体 1.0m/s,粉尘 1.2m/s
D、有毒气体 1.0m/s,粉尘 1.5m/s
下列不属于职业健康监护人群界定原则的是:()
A、接触需要开展强制性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群,都应接受职业健康监护。
B、在岗期间定期健康检查为推荐性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可根据用人单位的安排接受健康监护。
C、虽不直接从事接触需要开展职业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但在工作场所中受到与直接接触人员同样或几乎同样的接触,应视同职业性接触,需和直接接触人员一样接受健康监护。
D、所有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群均需接受职业健康监护。
下列不属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内容的是?
A、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B、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C、饮酒应限量
D、经常服用钙剂,防止骨质疏松
高温场所为防止中暑,补充水分时,饮用()最好、
A、纯净水
B、汽水
C、淡盐水
D、咖啡
关于清除蔬菜瓜果上的残留农药、污物的方法,错误的是()
A、可采用浸泡水洗法或去皮法
B、浸泡时,水面无需盖过果蔬
C、先用清水洗掉表面污物,然后用清水浸泡
D、浸泡果蔬的时间不少于 10 分钟
正常成年人每日至少要喝多少亳升水?()
A、1200
B、1300
C、1400
D、1500
哪些疾病属于生活方式疾病?()
A、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
B、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
C、糖尿病、肥胖、冠心病
D、动脉硬化、肥胖、血脂异常
以下哪种食物富含 Omega-3 脂肪酸?
A、 炸鸡
B、 三文鱼
C、 白米饭
D、 薯片
久坐办公时,建议每隔多久起身活动?
A、 1 小时
B、 2 小时
C、 半天
D、 不需要
以下哪种习惯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A、 睡前刷手机
B、 晚上喝咖啡
C、 保持规律作息
D、 开灯睡觉
出现先兆中暑时,此时如能让病人立即离开闷热的环境,到阴凉通风处,并松开衣服,让其喝点()或冷开水。
A、冰冷饮料
B、含盐饮料
C、十滴水
D、可乐
出现轻症中暑时,除有先兆中暑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头晕乏力,面色潮红,胸闷气短,皮肤灼热而干燥,体温上升到()度以上。
A、35
B、37、5
C、38、5
D、40
下列哪些作业岗位中,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A、存在矽尘的作业岗位
B、存在苯的作业岗位
C、存在高噪声的作业岗位
D、放射性危害作业岗位
企业应当对存在下列哪些危害的岗位的员工进行专门的职业健康培训,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
A、矽尘
B、石棉
C、高毒物品
D、噪声
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的类型主要有( )。
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B、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C、最高容许浓度
D、瞬时环境浓度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健康的定义,健康应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
A、身体没有疾病
B、心理健康
C、社会功能(关系)完满
D、能实现个人社会价值
企业主要负责人是职业健康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职业健康工作全面负责。下列有关企业主要负责人职业病防治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应当组织制定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和职业病防治计划。
B、应当组织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和分析。
C、应当接受职业健康培训,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职业健康知识和管理能力。
D、应当组织对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进行评审。
生产性毒物的来源与存在形态( )。
A、固态(含粉尘)毒物
B、液态毒物
C、气态或蒸气态
D、气溶胶态(雾、烟)毒物
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
A、呼吸道
B、皮肤
C、消化道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提供的检测、评价与模拟检测报告可以作为哪些职业健康管理工作的依据。( )
A、职业健康检查项目的确定
B、职业卫生现场管理
C、应急事件的处置
D、危害因素的识别
用人单位组织的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以下哪些种类。( )
A、岗前体检
B、在岗期间体检
C、离岗时体检
D、应急体检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履行职业病诊断、鉴定的相关义务有:( )。
A、及时安排职业病病人、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治
B、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资料
C、承担职业病诊断、鉴定的费用和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
D、报告职业病和疑似职业病
E、《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其他相关义务
心理健康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 情绪稳定
B、 社交关系良好
C、 持续高压工作
D、 自我调节能力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