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回收行为与分类意识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您的身份类型是?
A.在校大学生
B.社会人士
(若选择A“在校大学生”,请回答以下问题)
你的年级是?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E.研究生及以上
您主要在何处处理个人产生的大部分垃圾?
A.校内宿舍或公寓
B.校外出租房
C.家中
(若选择B“社会人士”,请回答以下问题)
您的年龄段是?
A.18岁及以下
B.19-35岁
C.36-55岁
D.56岁及以上
您的职业是?
A.企业职员
B.政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C.自由职业者
D.学生(非大学在校生)
E.退休人员
F.其他
您所居住的社区类型是?
A.传统居民楼小区
B.商业住宅小区
C.单位家属院
D.农村/村镇社区
E.其他
您所在的社区/区域是否已推行垃圾分类?
A.已全面推行,且有严格管理
B.已推行,但管理较为宽松
C.尚未推行
D.不清楚
您认为垃圾分类对于环境保护的意义有多大?
A.意义重大,是每个人的责任
B.有一定意义,但效果有限
C.没什么意义,形式大于内容
D.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您是否了解生活垃圾的具体分类标准(如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A.非常了解,并能清晰区分
B.基本了解,但部分类别(如塑料种类、电池类型)区分不清
C.听说过,但具体内容不清楚
D.完全不了解
在日常生活中,您进行垃圾分类的频率是?
A.总是严格分类
B.经常分类,但偶尔会图方便混投
C.只在有监督或特定情况下分类
D.几乎从不分类
您认为影响您或他人进行垃圾分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可多选)
A.觉得麻烦,习惯难以改变
B.不清楚分类标准
C.认为个人行为对环保影响不大
D.周围人大多不分类,缺乏氛围
E.分类设施不完善、标识不清或设置不合理
F.没有有效的监督和奖惩机制
G.家庭或个人生活空间有限,不便设置多个垃圾桶
您主要通过哪些渠道了解垃圾分类知识?(可多选)
A.社区/学校宣传教育(讲座、海报、课程等)
B.社交媒体(微信、微博、抖音等)
C.新闻媒体报道
D.家人、朋友、同学/同事间的交流
E.从家庭或社区长期养成的习惯
F.很少主动了解
您对您主要生活区域(校园/社区)的垃圾分类设施(如垃圾桶设置、标识清晰度、清洁状况、便利性)满意吗?
A.非常满意
B.比较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您认为什么是激励人们长期、主动进行垃圾分类的最有效因素?(可多选)
A.内在的环保意识与公民责任感
B.有效的经济激励(如积分兑换、返还现金)
C.严格的惩罚措施(如罚款)
D.良好的社会氛围与同伴影响(如邻里、同学都积极分类)
E.便捷、智能的设施与清晰易懂的指导
F.从小的教育与习惯养成
为了更好地推广垃圾分类,您最希望看到哪些改进措施?(可多选)
A.加强宣传与教育,使分类知识更普及、更易懂
B.大幅完善和优化分类收集设施,使其更便利、更智能
C.建立并透明化分类运输和处理体系,让公众相信“分了不白分”
D.制定并严格执行明确的奖励与惩罚制度
E.开展更多有趣的线下活动,鼓励家庭和社区参与
F.利用数字化手段(如APP、小程序)提供查询和指导
您对提高市民(包括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与参与度有何具体意见或建议?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