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县人民医院\n2025年第三季度院感知识考试
本次考试内容为三季度院感科下发的培训内容,包括医院感染相关防控制度、《侵入性器械/操作相关感染防控制度及防控措施》《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共20题,1-15题为单选,16-20题为多选。(本次考试时间为2025年10月10日-2025年10月15日17:30,问卷星作答)
您的姓名:
您的部门:
骨科二病区
骨科一病区
普通外科二
普通外科一
泌尿、男科、心胸外科
妇科
产科
手术室
重症监护室(ICU)
神经外科
放射科
口腔科
皮肤科
门诊部
急诊科
血透室
内科六楼病区
内科五楼病区
内科四楼病区
心血管内科
感染性疾病科
供应室
康复医学科
儿科
新生儿室
综合五楼病区
检验科
院感科
一.单选题(每题5分)
1.下列关于医院感染病例报告错误的是:()
A.住院患者发生散发院内感染时,主治医师应及时向本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负责人报告,并于24小时内在院感监测系统中主动上报处理,并做好登记。院感科对临床科室上报的医院感染病例应及时进行审核处理。
B.科室监控小组负责人应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及时组织经治医师、护士查找感染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C.临床医护人员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相同菌株感染的病例≥10例)或感染暴发流行时,立即向科主任、护士长及医院感染管理科汇报,并积极调查发病原因,寻找感染源和途径,控制蔓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D.医院感染管理科接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或感染暴发流行通知后,应即刻深入临床调查分析,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减少或杜绝感染的蔓延,同时报告院长/分管副院长、有关职能科室。经多部门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于24小时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及疾控中心。
2.医院感染暴发时应遵循属地管理,分级报告的原则。下列不属于12小时内向卫生行政部门及县疾控中心报告的是:()
A.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B.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C.3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D.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3.医院感染暴发时应遵循属地管理,分级报告的原则。医院发生三种情况时,应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的要求在2小时内报告,以下选项哪项不属于该三种情况?:()
A.发生10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B.发生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C.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D.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4.标准预防定义:()
A.是指认为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B.是指认为患者的血液、体液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C.是指认为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D.是指认为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5.以下属于侵入性器械相关感染防控制度的有:()
A.建立健全本院侵入性诊疗器械名目,即呼吸机、导尿管、血管内导管
B.医院制定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目标性监测方案,并开展监测。
C.院感科定期对医院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防护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提高执行依从性。
D.以上都是
6.下列属于医院感染培训目的的有:()
A.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健康。
B.提高医护人员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
C.更新有关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防控措施。
D.以上都是
7.下列属于医院感染控制分级管理制度的有()
A.医院感染控制分级管理体系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临床科室医院感染控制小组组成.
B.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控小组的三级管理体系中各层级的职责。
C.医院应有专门的发热门诊、肠道门诊、传染病区,规范门诊预检分诊流程。
D.以上都是
8.以下属于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防控制度的有:()
A.制定本院外科手术、介入操作和软式内镜操作等相关的感染防护措施,包括严格无菌操作、保持操作环境的清洁、规范人员和器械物品的管理,以及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
B.进行侵入性操作前要对患者进行感染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风险防护措施。
C.医院制定I类手术切口感染病例目标性监测方案,并开展监测。
D.以上都是
9.以下属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的有:()
A.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B.严格落实隔离措施(如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当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
C.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D.以上都是
10.下列属于传染病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的有:()
A.医院布局合理,有独立的传染病区、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门诊预检分诊流程规范,相关诊疗器械定期消毒。
B.严格执行传染病预检分诊要求,重点询问和关注就诊者发热、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皮肤损害等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史,并了解就诊者症状出现以来的就医和用药情况。当我院不具备救治能力时,应及时转诊至上级医院予以救治。
C.根据病人传染病传播途径的特点,在标准预防措施的基础上按不同的传播途径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做好病人周围环境管理,病人物品专人专用,病人出院后及时进行终末消毒;病人医疗垃圾用双层黄色垃圾袋装置,并封口贴上标签,及时处置。
D.以上都是
11.《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WS/T512-2016)中环境表面包括,:()
A.医疗机构建筑物内部表面和医疗器械设备表面
B.医疗机构建筑外部表面和医疗器械设备表面
C.医疗机构建筑物内部表面
D.医疗器械设备表面
12.关于清洁单元定义正确的是:()
A.邻近某一患者的相关高频接触表面为一个清洁单元,如该患者使用的病床、床边桌、监护仪、呼吸机等视为一个清洁单元。
B.整个病区为一个清洁单元。
C.一个病房为一个清洁单元。
D.病区的相关高频接触表面为一个清洁单元,如病区的病床。
13. 在《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WS/T512-2016)中,关于清洁与消毒原则错误的是 ()
A.应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采取湿式卫生的清洁方式。
B.应根据环境表面和污染程度选择适宜的清洁剂。
C.无明显污染是可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清洁与消毒。
D.应将使用后或污染的擦拭布巾或地巾重复浸泡至清洁用水、使用中清洁剂和消毒剂内。
14.下列不同等级风险区域与环境清洁等级对应错误的是 ()
A.低度风险区域—清洁级
B.低度风险区域—卫生级
C.中度风险区域—卫生级
D.高度风险区域—消毒级
15. 在《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WS/T512-2016)中,日常清洁与消毒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同风险区域应实施不同等级的环境与消毒管理。
B.应遵守清洁与消毒原则。
C.在实施清洁与消毒时,不设警示标志。
D.被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的环境表面,应先采用可吸附的材料将其清除,再根据污染的病原体特点选用适宜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二、多选题(每题5分)
16.标准预防的基本特点:()
A.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B.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患者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患者。
C.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D.做好清洁与消毒:被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医疗用品和仪器设备应及时处理,重复使用的医疗仪器设备用于下一患者前应按照规定进行清洁和消毒
17.标准预防的措施有: ()
A.手卫生
B.做好个人防护
C.将患者按疾病种类进行分别安置
D.做好清洁与消毒
18.下列关于强化清洁与消毒正确的有:()
A.强化清洁与消毒时,应落实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空气传播的隔离措施。
B.强化清洁与消毒时,应增加清洁与消毒频率,并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消毒剂。
C.对感染朊病毒、气性坏疽、不明原因病原体的患者周围环境的清洁与消毒措施应参照WS/T367执行。
D.应开展环境清洁与消毒质量评估工作,并关注引发感染暴发的病原体在环境表面的污染情况。
19.下列关于清洁工具复用处理正确的有:()
A.医疗机构宜按病区或科室的规模设立清洁工具复用处理的房间,房间应具备相应的处理设施和储存条件,并保存环境干燥、通风换气。
B.清洁工具的数量、复用处理设施应满足病区或科室规模的需要。
C.清洁工具使用后应及时清洁与消毒,干燥保存。
D.清洁工具复用处理方式包括手工清洗和机械清洗。
20.下列哪些情况应强化医疗机构环境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
A.发生感染暴发时,如不动杆菌属、诺如病毒等感染暴发。
B.环境表面检出多重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等耐药菌。
C.地面有体液、血液等污物。
D.病区的日常清洁与消毒。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