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
《思想政治》练习卷(1)
一、单项选择题
您的姓名:
1.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提到:“辛勤劳作的农民,埋头苦干的工人,敢闯敢拼的创业者,保家卫国的子弟兵,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挥洒汗水,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这句话启发我们()
A.职业虽有不同,皆可为国家做贡献
B.职业选择多样化,自己喜欢最重要
C.选择职业时只需满足自身需要即可
D.从事传统的职业无法实现人生价值
2.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要立足所学专业
B.要依据父母的决定
C.要以自身实际为出发点
D.要与社会发展相一致
3.决定职业期望和择业动机,影响职业方向和职业选择,以及就业后的工作态度和行为的是()
A.职业兴趣
B.职业能力
C.职业性格
D.职业价值观
4.托尔斯泰曾说过:“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职业生涯规划往往是以职业理想为引导的。这表明()
A.职业理想指导并调整着职业活动,并对职业生涯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B.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确立职业理想只是一种精神安慰而已
C.职业生涯规划要符合实际条件,职业理想要符合自己的兴趣,两者没有联系
D.职业理想是借助想象而确立的,所以应该以职业生涯规划替代职业理想
5.以下成语体现职业生涯规划落实过程的是()
A.一蹴而就
B.一劳永逸
C.一步登天
D.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6.关于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意义,理解不正确的是()
A.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
B.促进人的个性自由的必然要求
C.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
D.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
7.下列关于传统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的说法正确的是()
A.传统道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B.传统道德来源于中华传统美德
C.中华传统美德既有精华,也有糟粕
D.中华传统美德是传统道德的精华部分,是道德建设的不竭源泉
8.“德、诚、信”是某百年老店的三字企业真经。这“三字真经”体现了该企业重视()
A.诚信经营
B.名牌效应
C.经营战略
D.广告宣传
9.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
A.法治国家
B.法治政府
C.法治社会
D.法治理论
10.下列表述中不能体现宪法至上的是()
A.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B.宪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
C.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D.宪法与其他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11.工业和信息化部对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等问题开展治理,对多款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予以通报和处置。此举旨在保护公民的()
A.隐私权
B.生命权
C.肖像权
D.著作权
12.下列化解矛盾、解决纠纷、维护权利的途径中,不属于非诉讼手段的是()
A.调解
B.仲裁
C.打官司
D.行政复议
13.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大力鼓励外商投资,加强外资企业服务保障等。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A.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占主体地位
B.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国有企业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中处于主体地位
D.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14.2024年,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创新能力有新提升,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领域取得新成果;“嫦娥六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成入列……,这些成就的取得表明我国()
A.所有科技创新成果已全面领先世界
B.用科技创新解决了发展中的一切问题
C.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
D.培育新兴产业,实现经济高速发展
15.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下列对共同富裕理解正确的是()
A.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
B.实现共同富裕要做到一步到位
C.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整齐划一地实现同步富裕
D.共同富裕只包含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富裕
16.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高举人民民主旗帜,领导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民主之路越走越宽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B.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
D.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17.敦煌莫高窟是诞生在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无价之宝,是建筑、彩塑、壁画三者结合的立体艺术,见证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被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贵资源库。这说明()
A.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B.中华文化善于吸收其他文化,所以它是最先进的
C.融合外来文化,会使中华文化失去特色
D.中华文明自成一体,无需与其他文明交流对话
18.现阶段,绿色理念深入人心,绿色生活方式渐成时尚,广大公众自觉加入到“回收旧衣”“绿色出行”“垃圾分类”等行列,在日常生活中主动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而努力。这反映了()
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B.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艺术升华
19.“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生活中要不惧失去,失去的东西一定会回来
B.有得必有失,我们没必要珍惜已获得的东西
C.这是道家的思想观点,不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范畴
D.事物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0.正确把握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理想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
B.只要脚踏实地就一定能够实现理想
C.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D.所有理想都可以转化为现实
二、是非题
21.每个人都会从事某项工作,有收入的工作都是职业。
对
错
22.未来的职业谁也无法预测,现在确定目标完全是白费功夫。
对
错
23.职业道德是职业素养的一部分。
对
错
24.学习目标能起到激励作用,目标制定得越高越好。
对
错
25.社会公德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衡量社会道德水准的重要指标。
对
错
26.良好的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是:仪容仪表端庄、职业用语文明、行为举止得体。
对
错
27.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对
错
28.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
对
错
29.只有客观实际符合主观认识,我们的预期目标才能实现。
对
错
30.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就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对
错
31.郑志明,广西汽车集团首席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技能大师、大国工匠。
1997年,郑志明从职高毕业后进入广西汽车集团,成为一名钳工学徒。27年来,他秉承着“一生只磨一剑”的人生信条,用心“雕琢”手中的每一个零件,在生产一线苦练技艺,全身心投入到研磨、锉削、划线、钻削等各项工作中,练坏的工具能以吨计。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他已将钳工技能练得炉火纯青,成为集车、刨、焊、铣等技能于一身的全能型专家。郑志明二十七年如一日,时刻秉承工匠精神,在岗位上默默奉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演绎了新时代“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工匠风采。
结合上述材料,“大国工匠”郑志明的事迹集中体现了()[多选题]
A.只要踏实工作就能成为大国工匠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C.工作环境对个人成才起决定作用
D.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32.郑志明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启示我们()
A.只要行业好,就可以创造出非凡业绩
B.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有其独特的社会贡献
C.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努力成为栋梁之材
D.职业选择有多样性,要选择可以出状元的行业
33.职业道德能够促进个人成长成才,下列关于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A.职业技能是立身之本,比职业道德更重要
B.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C.职业道德能够激发从业人员在职业技能上追求卓越的内在动力
D.职业道德能够激励从业人员在工作岗位上做到德技并修
34.习近平寄语广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这启示我们,在进行人生规划时应当()
A.志存高远,将人生理想与民族复兴相统一
B.勇担责任,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相结合
C.立足个人追求,只干惊天动地的大事
D.优先考虑个人兴趣爱好,努力实现人生目标
35.郑志明多年如一日,在岗位上默默奉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有()
A.社会价值是人的根本价值,是自我价值实现的基础
B.评价人生价值主要看个体对社会所作的贡献
C.每个人能力大小不同,能力大的人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D.要立足本职岗位,在积极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