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师:
您好!为了解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现状,给高校进一步优化心理育人体系建设提供意见建议,特开展本次调研。问卷采用匿名方式进行,数据仅用于研究分析,我们将严格保护您的个人信息与作答内容。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填写,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第二部分
以下列出的是当你在生活中经受到挫折或遇到困难时可能采取的态度和做法。请你仔细阅读每一项,选择相应选项进行回答。
第三部分
请你仔细阅读每一项,选择相应选项进行回答。
4.如果建议您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如deepseek、心理APP)获取心理支持,您觉得可以咨询哪方面问题?(按优先级最多选三个)
5.您认为人工智能在提供心理支持方面主要优势包括:(可多选)
6.您认为人工智能在提供心理支持方面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可多选)
7. 您是否支持学校利用学生的日常行为数据来监测预警潜在心理风险?
9.1 原因
第四部分
2.您的学校类型
第六部分:(仅需专兼职心理教师回答)
学校大学生心理监测体系现状,请结合学校情况作答。
1.您学校是否已经构建数字化心理健康监测系统?
2.除新生入校筛查外,贵校是否开展定期心理筛查?
4.学校开展心理筛查时,主要使用的筛查工具(可多选):
5. 您认为当前使用的筛查工具具有哪些优势?(可多选)
7.反馈给院系 / 辅导员的筛查结果中,包含哪些信息(可多选)
8.1 反馈给学生本人的筛查结果中,是否包含 “结果解读与指导”:
9.您对当前反馈内容的 “实用性” 评价
10.从完成心理筛查到相关学院反馈结果的平均时长:
11. 您对当前反馈时效的 “满意度” 评价(1-5 分,1 = 非常不满意,5 = 非常满意)
12. 您是否基于筛查结果设计 “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多选)
13. 筛查结果是否用于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政策或资源配置优化”?(可多选):
14.您认为当前筛查结果对 “全校心理心理育人工作” 的 “贡献度”
15. 为提升大学生心理监测工作能力,您最需要哪方面提升?(可多选)
16.您在开展心理监测工作中,跨部门协作(如与学生处、院系)面临的主要障碍是?(可多选)
第七部分:(仅需辅导员回答)
1.从完成心理筛查到相关学院反馈结果的平均时长:
2. 您对当前反馈时效的 “满意度” 评价(1-5 分,1 = 非常不满意,5 = 非常满意)
3 .若您收到学生的高风险筛查结果,您会采取哪些干预措施?(可多选)
4. 为提升大学生心理监测工作能力,您最需要哪方面提升?(可多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