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育人体系现状调查

尊敬的老师:

       您好!为了解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现状,给高校进一步优化心理育人体系建设提供意见建议,特开展本次调研。问卷采用匿名方式进行,数据仅用于研究分析,我们将严格保护您的个人信息与作答内容。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填写,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第一部分 
        请结合您自身情况,对以下题目进行作答。
标题
  • 很不符合
  • 不符合
  • 符合
  • 很符合
1.我能够理解数字技术在推动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中的作用。
2.我能认识到数字技术发展对教育教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3.我具有主动学习和使用数字技术资源的意愿。
4.我具有开展教育数字化实践、探索、创新的能动性。
5.我具有解决教育数字化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的信心与决心。
6.我了解常见数字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及其在教育中基本的应用场景。
7.我能根据教学需求选择合适的数字技术资源。
8.我能熟练操作数字技术资源辅助教育教学。
9.我能运用数字技术资源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10.我能多渠道收集并结合教学需要选择、制作数字教育资源。
11.我能设计融合数字技术资源的教学活动。
12.我能利用数字技术资源创设线上线下混合的学习环境。
13.我能利用数字技术资源有序组织教学活动,提升学生参与度和交流主动性。
14.我能够使用数字工具及时收集学生反馈改进教学。
15.我能用数字工具发现学生学习差异,开展精准化指导。
16.我能合理选择运用数字工具采集多模态学业评价数据。
17.我能选择并应用合适的数据分析模型进行学业数据分析。
18.我能借助数字工具可视化呈现学业数据分析结果并进行合理解释。
19.我能指导学生恰当地选择和使用数字技术资源支持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数字社会责任感。
20.我能够利用数字技术资源拓展德育内容与形式。
21.我能够利用数字技术资源辅助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2.我能够利用数字技术资源实现学校与家庭协同育人,主动争取社会资源,拓宽育人途径。
23.我会遵守互联网法律法规,自觉规范各项上网行为。
24.我会合理使用数字产品,尊重知识产权。
25.我会维护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
26.我会做好个人信息和隐私数据的管理与保护。
27.我会在数据收集时做好数据安全保护工作。
28.我能辨别、防范、处置网络风险行为。
29.我会根据个人发展需要,利用数字技术资源开展学习。
30.我会利用数字技术资源对个人教学实践进行分析,支持教学反思与改进。
31.我会参与或主持网络研修共同体,共同学习、分享经验、寻求帮助、解决问题。
32.我会针对数字化教学问题,利用数字技术资源支持教学研究活动。
33.我会利用数字资源技术创新教学模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第二部分

        以下列出的是当你在生活中经受到挫折或遇到困难时可能采取的态度和做法。请你仔细阅读每一项,选择相应选项进行回答。


  • 不采用
  • 偶尔采用
  • 有时采用
  • 经常采用
1.通过工作学习或一些其他活动解脱
2.与人交谈,倾诉内心烦恼
3.尽量看到事物好的一面
4.改变自己的想法,重新发现生活中什么重要”
5.不把问题看得太严重
6.坚持自己的立场,为自己想得到的斗争
7.找出几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8.向亲戚朋友或同学寻求建议
9.改变原来的一些做法或自己的一些问题
10.借鉴他人处理类似困难情景的办法
11.寻求业余爱好,积极参加文体活动
12.尽量克制自己的失望、悔恨、悲伤和愤怒
13.试图休息或休假,暂时把问题(烦恼)抛开
14.通过吸烟、喝酒、服药和吃东西来解决烦恼
15.认为时间会改变现状,唯一要做的就是等待
16.试图忘记整个事情
17.依靠别人解决问题
18.接受现实,因为没有其他办法
19.幻想可能会发生某种奇迹改变现状
20.自己安慰自己

第三部分

        请你仔细阅读每一项,选择相应选项进行回答。

1.您是否了解过人工智能用于提供心理支持方面的信息?
2.基于你目前对人工智能的了解,你是否愿意尝试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如deepseek、心理APP)解答你的心理困惑(如焦虑、压力、情绪低落等)?
原因:
3.你是否从人工智能工具(如deepseek、心理APP)获取过心理支持?
3.1.您对人工智能工具所提供的心理支持是否满意?
3.2.人工智能工具所提供的心理支持对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如果建议您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如deepseek、心理APP)获取心理支持,您觉得可以咨询哪方面问题?(按优先级最多选三个)

5.您认为人工智能在提供心理支持方面主要优势包括:(可多选)

6.您认为人工智能在提供心理支持方面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可多选)

7. 您是否支持学校利用学生的日常行为数据来监测预警潜在心理风险?

8.您认为下列哪些类型的数据不应被用于学生心理风险分析?(可多选)
9. 当您发现学生可能存在心理困扰时,您通常会采取哪些行动(可多选)?

9.1 原因

第四部分

请你仔细阅读每一项,选择相应选项进行回答。

标题
  • 不符合
  • 有点符合
  • 符合
  • 完全符合
1.如果我尽力去做的话,我总是能够解决问题的。
2.即使别人反对我,我仍有办法取得我所要的。
3.对我来说,坚持理想和达成目标是轻而易举的。
4.我自信能有效地应付任何突如其来的事情。
5.以我的才智,我定能应付意料之外的情况。
6.如果我付出必要的努力,我一定能解决大多数的难题。
7.我能冷静地面对困难,因为我可信赖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8.面对一个难题时,我通常能找到几个解决方法。
9.有麻烦的时候,我通常能想到一些应付的方法。
10.无论什么事在我身上发生,我都能够应付自如。
第五部分:基本情况
1.您的性别:

2.您的学校类型

3.您所在的地区为:
4.您的教龄为:
5.您的职称为:
6.您的岗位类型为:

第六部分:(仅需专兼职心理教师回答)

       学校大学生心理监测体系现状,请结合学校情况作答。

1.您学校是否已经构建数字化心理健康监测系统?

2.除新生入校筛查外,贵校是否开展定期心理筛查?

2.1 定期监测的频率
2.2 定期监测的情况
3.过去一年中,您认为现有工具的预警准确性如何?

4.学校开展心理筛查时,主要使用的筛查工具(可多选):

5. 您认为当前使用的筛查工具具有哪些优势?(可多选)

6.您认为当前使用的筛查工具存在哪些局限性?(可多选)

7.反馈给院系 / 辅导员的筛查结果中,包含哪些信息(可多选)

8. 学校对学生本人反馈筛查结果的原则

8.1  反馈给学生本人的筛查结果中,是否包含 “结果解读与指导”:

9.您对当前反馈内容的 “实用性” 评价

10.从完成心理筛查到相关学院反馈结果的平均时长:

11. 您对当前反馈时效的 “满意度” 评价(1-5 分,1 = 非常不满意,5 = 非常满意)

12. 您是否基于筛查结果设计 “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多选)

13. 筛查结果是否用于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政策或资源配置优化”?(可多选):

14.您认为当前筛查结果对 “全校心理心理育人工作” 的 “贡献度”

15. 为提升大学生心理监测工作能力,您最需要哪方面提升?(可多选)

16.您在开展心理监测工作中,跨部门协作(如与学生处、院系)面临的主要障碍是?(可多选)

第七部分:(仅需辅导员回答)

        学校大学生心理监测体系现状,请结合学校情况作答。

1.从完成心理筛查到相关学院反馈结果的平均时长:

2. 您对当前反馈时效的 “满意度” 评价(1-5 分,1 = 非常不满意,5 = 非常满意)

3 .若您收到学生的高风险筛查结果,您会采取哪些干预措施?(可多选)

4. 为提升大学生心理监测工作能力,您最需要哪方面提升?(可多选)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