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管理机制与经办人员能力提升研究调查问卷

尊敬的专家:
      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参与本次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管理机制与经办人员能力提升研究调查问卷。本课题聚焦公立医院医保管理机制的科学性与经办人员能力的适配性对政策落地效果的影响,全面剖析医院医保管理机制的内外部环境,为优化医保管理机制、提升经办人员能力提供依据。本问卷数据仅用于政策分析与行业研究,所有信息将作匿名化处理,再次感谢您的支持!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保科研小组
1. 一、医疗机构基础信息
2. 机构等级
3. 机构类别
4. 2025年核定编制床位数
5. 您是否为医保从业人员
6. 贵院医保管理部门设置情况
7. 贵院医保经办人员总数(含正式、编外、第三方人员)
二、医保经办人员岗位胜任力调研人员基本信息
8. 您的学历
9. 您的工作年限
10. 您的工作职务
11. 您的任职年限
12. 您的职称
13. 您的专业领域
14. 您在以下领域的实践/研究经验(多选)

三、内部优势(S)评估

(聚焦医院医保管理机制及经办人员能力的核心优势,1=极弱,5=极强)

15. 您是否了解贵院医保部门情况
16. 医保部门与临床/医技/职能科室的协作效率
17. 医保管理流程标准化程度(如慢病申报、DRG/DIP结算、费用审核)
18. 医保经办人员专业能力达标率(政策解读、财务结算流程、信息系统操作)
19. 医保信息化基础水平(数据利用率、流程自动化、风险预警)
20. 医保基金监管能力(院内稽查、违规拦截、合规率)
四、内部劣势(W)评估(聚焦医院医保管理机制及经办人员能力的核心短板,1=极严重,5=无影响)
21. 医保部门与其他科室的协作壁垒(如权责不清、沟通成本高)
22. 医保管理流程漏洞(如重复审核、环节冗余、患者跑腿多)
23. 医保经办人员能力短板(可多选,最多3项)
24. 医保经办人员对医保电子凭证、智能审核系统、数据交互接口等信息化工具的架构与操作原理认知
25. 医保数据分析技能:运用Excel等工具对医保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能力
26. 医保管理资源限制(人员编制、经费、培训机会)

五、外部机会(O)评估(PEST维度)

(聚焦政策、经济、社会、技术层面的外部利好,1=无机会,5=机会极显著)

(一)政治维度(政策支持)

27. 当地医保局对医院医保管理标准化的政策支持(如指导文件、试点资格)
28. 医保支付改革(DRG/DIP)配套激励政策(如结余留用、绩效倾斜)
(二) 经济维度(资金支持)
29. 医保基金年度投入增长对医院医保业务的支撑(如报销比例提升、病种覆盖扩大)
30. 医院对医保管理的经费投入(如系统升级、人员培训)
(三) 社会维度(需求与关注)
31. 患者对医保服务便捷性的需求提升(如线上申报、移动支付)
32. 社会对医保合规的关注(如媒体监督、公众举报)
(四)技术维度(工具赋能)
33. 智能医保工具的普及(如AI审核、大数据风控、虚拟实训平台)
34. 国家医保信息平台的数据互通能力(如异地就医、慢病备案实时同步)
六、外部威胁(T)评估(PEST维度)(聚焦政策、经济、社会、技术层面的外部挑战,1=威胁极严重,5=无威胁)
(一)政治维度(政策与监管)
35. 医保政策更新频率(如支付规则、药品目录调整)对经办工作的冲击
36. 医保基金监管趋严(如飞行检查、违规处罚力度)
(二)经济维度(成本与控费)
37. 医保基金控费压力(如次均费用限制、药耗占比考核)
38. 您认为医保资金对医院运营影响多大?
39. 您认为目前DRG/DIP医保支付方式可以提升医院整体运营效率吗?
(三)社会维度(舆情与需求)
40. 患者对医保报销的误解引发的投诉/纠纷
41. 社会舆论对医保“过度监管”的负面评价
(四)技术维度(安全与适配)
42. 医保信息系统数据安全风险(如患者信息泄露、系统被攻击)
43. 新医保技术工具与医院现有系统的适配难度(如AI审核对接HIS系统)
六、开放性建议
44. 您认为当前医院医保管理机制最需优化的1-2个方向是:______
45. 您认为提升医保经办人员能力最有效的1-2个措施是:______
46. 其他补充建议:______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