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文化校园传播调查问卷
1. 您的性别是
男
女
2. 您的年级是?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研究生及以上
3. 您的专业类别是
文科
理工
艺术类
其他
4. 您使用梗的频率高吗
经常
偶尔
从不使用
5. 您平均每天接触新梗的次数大概是?
5次及以上
3-4次
1-2次
几乎没有
6. 您更偏好哪种类型的梗
搞笑娱乐类
热点事件类
情感共鸣类
知识科普类
7. 对于梗的呈现形式,您更喜欢?
谐音梗、短剧梗等文字梗
图片或表情包梗
视频梗
都可以,内容有趣即可
8. 您是否有过创作或改编梗的行为?
经常
偶尔
从未有过
9. 您创作或改编梗的主要动机是?
觉得有趣,博大家一笑
增强班级或社团的凝聚力、认同感
方便校园社交,有共同话题
展现自己的创意
其他
10. 您最常通过哪些渠道接触梗文化
短视频平台(抖音、快手)
同学间线下聊天
影视剧、综艺、游戏
社交聊天工具(微信、QQ)
内容社区(小红书、B站、微博等)
11. 您在哪些场合会使用梗?
线上社交媒体互动(发朋友圈、评论))
线下与同学交流
社团活动或小组讨论
课堂互动(回答问题、与老师交流))
12. 您使用梗文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使交流更高效有趣,简化复杂表达
表达难以言说的情绪(共鸣、吐槽、调侃))
快速融入社交圈,避免被边缘化
排解学业或生活压力,舒缓情绪
展现个性、幽默感
单纯模仿别人,觉得流行
13. 您会因为“共同使用某类梗”而与同学的关系更亲近吗?
会,很明显
有一定作用
没感觉
14. 您如何看待梗文化在校园中的传播?
积极,能丰富校园文化、促进社交
中性,只是一种娱乐和社交方式
消极,部分梗低俗、无意义,还可能引发误解
说不清
15. 您认为校园内传播梗时最需要注意的是?
避免使用低俗、冒犯性的梗
注意场合,正式场合少用梗
分享梗时适当解释,避免理解偏差
没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
16. 您认为高校对梗文化应持何种态度?
积极引导,鼓励健康正向的梗创作与传播
保持中立,不干预自然发展
适当规范,抵制低俗、冒犯性梗
无需关注,属于学生个人兴趣范畴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