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科技大学“赓续红色血脉,筑牢网络根基”网络思政知识竞赛

1.竞赛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10月20日
2.满分100分,总共50道随机题:20道单选题,每题2分;15道多选题,每题3分;15道判断题,每题1分。
3.一个微信号只能作答一次,即每人只能参与一次竞赛
4.根据参赛结果,分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颁发获奖证书(若参赛选手分数相同,则根据答题时间进行排序,用时越短,排名越靠前)
基本信息:
姓名:
班级:
学号:
所在学院:
一、单选题(20*2=40)
1、以下哪一事件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是毛泽东同志在哪篇著作中明确提出的?
3、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
4、红色研学:指以中国革命或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事迹和精神为主题,以相关纪念地、标志物等为载体组织开展的旅游活动。下列属于红色研学的是()。
5、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阅兵活动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徒步方队体现的是“一老一新”,这“一老一新”指的是()。
6、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阅兵活动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本次阅兵按照()2个步骤进行,时长约 70 分钟。
7、2014年2月,我国成立了( ),习近平总书记担任领导小组组长。
8、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主题是______。
9、在网络空间中,倡导“文明上网、理性发言”主要是为了涵养哪种环境?
10、以下哪项是网络思政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
11、网络思政教育中,对“饭圈”乱象的引导重点在于树立学生的哪种观念?
12、网络思政教育中强调“明辨网络信息真伪”,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哪项能力?
13、以下哪项是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核心优势?
14、在公共WiFi环境下,下列哪项操作相对安全?
15、发现网络谣言后,具备良好素养的做法是?
16、以下哪项是保障个人网络账号安全的基础操作?
17、面对网络上来源不明的信息,具备良好网络素养的第一步是?
18、辨别“深度伪造”虚假视频,最有效的方法是关注?
19、在网络交流中,下列哪种行为符合“文明上网”的要求?
20、当发现他人在网络上传播虚假信息时,恰当的做法是?
二、多选题(15*3=45)
1、以下哪些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会议?
2、下列属于“长征精神”核心内涵的有?
3、以下哪些是“抗美援朝精神”的主要体现?
4、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的著名口号的有?
5、以下哪些英烈人物牺牲于抗日战争时期?
6、网络思政教育的核心目标包括()
7、以下属于网络思政教育有效载体的有()
8、面对网络空间中的历史虚无主义言论,网络思政教育应采取的措施有()
9、“构建清朗网络空间”对网络思政教育的意义在于()
10、提升学生网络思政素养可采取的途径有()
11、以下属于安全设置网络密码的要点有()
12、辨别网络信息真伪可采用的方法有()
13、遭遇网络诈骗后,正确的应对措施包括()
14、践行“文明上网”理念应做到()
15、保护个人网络隐私的有效做法有()
三、判断题(15*1=15)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是上海和嘉兴南湖。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设计者是梁思成。
3、红色文化仅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载体。
4、将红色文化融入网络思政教育,能增强思政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5、网络思政教育面对不同年龄、职业的受众,可采用完全一致的内容和传播方式。
6、网络素养仅包括对网络信息的筛选能力,不涉及网络行为规范和责任意识。
7、面对网络上的恶意言论,保留证据并向平台举报是合理的应对方式。
8、普通网民在网络上发表观点时,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权益,属于网络素养的重要体现。
9、收到陌生“中奖链接”,应先点击查看详情再决定是否相信。
10、仅凭信息的点赞量高,就能判断其为真实可靠的内容。
11、网络思政教育需引导学生树立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以应对历史虚无主义。
12、所有网络账号使用同一密码,能减少记忆负担,是便捷的安全做法。
13、反电信网络诈骗专用号码是96110。
14、转发他人原创的网络内容时,注明作者与来源是尊重知识产权的表现。
15、“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的核心是凝聚社会共识与正能量。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