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阳居民垃圾分类习惯与环保意识调查问卷
您的性别:
男
女
您的年龄段:
18岁以下
18-30岁
31-45岁
46-60岁
60岁以上
3. 您的学历水平:
小学及以下
初中
高中/中专/职高
大专
本科
硕士及以上
4. 您的职业类型:
学生
企业/公司职员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个体工商户
自由职业者
退休人员
无业/待业
其他
5. 您在城阳的居住时长:
6个月以内
6个月-1年
1-3年
3-5年
5年以上
6. 您家庭常住人口数量:
1人
2人
3人
4人
5人及以上
7. 您家庭月均收入(税后):
3000元及以下
3001-5000元
5001-8000元
8001-12000元
12001-20000元
20001元以上
8. 您是否了解青岛市(含城阳区)现行的垃圾分类标准(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非常了解(能准确区分90%以上常见垃圾)
比较了解(能准确区分60%-90%常见垃圾)
不太了解(仅能区分30%-60%常见垃圾)
完全不了解(仅能区分30%以下常见垃圾或完全不知)
9. 您主要通过哪些渠道了解垃圾分类知识?(可多选)
社区宣传(海报、宣传栏、讲座)
社交媒体(微信、抖音、小红书等)
电视/广播/报纸
学校/单位培训
家人/朋友告知
垃圾分类设施标识
从未了解过
10. 您知道城阳区垃圾分类的指定投放时间段吗?
非常清楚(能准确说出具体时段)
大致了解(知道上午/下午/晚上等模糊时段)
不太清楚(仅听说有指定时段,不知具体)
完全不清楚(不知道有指定投放时段)
11. 您了解以下哪些垃圾的具体分类归属?(可多选)
废旧电池(有害垃圾)
外卖餐盒(干净,可回收物)
剩菜剩饭(厨余垃圾)
卫生纸(其他垃圾)
废旧衣物(可回收物)
过期药品(有害垃圾)
都不了解
12. 您认为当前城阳区垃圾分类宣传的信息是否“通俗易懂、易记忆”?
非常通俗易懂
比较通俗易懂
一般,部分内容难记
不太通俗易懂
完全不通俗易懂
13. 您是否了解垃圾分类后的终端处理流程(如可回收物回收、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等)?
非常了解(清楚全流程)
比较了解(清楚2-3个关键环节)
不太了解(仅清楚1个环节)
完全不了解
14. 您日常生活中进行垃圾分类的频率:
每次产生垃圾都分类
大部分时候分类(每周≥5次)
偶尔分类(每周2-4次)
很少分类(每周≤1次)
从不分类
15. 您单次分类垃圾的平均耗时:
1分钟以内
1-3分钟
3-5分钟
5分钟以上
16. 您家中是否配备分类垃圾桶(含简易分类容器)?
配备全套4类垃圾桶
配备2-3类垃圾桶
仅配备1类(无分类)
未配备垃圾桶(直接用垃圾袋)
17. 您是否使用过垃圾分类辅助工具(如分类APP、智能识别设备、分类手册)?
经常使用(每周≥3次)
偶尔使用(每周1-2次)
很少使用(每月1-2次)
从未使用
18. 当遇到不确定分类类别的垃圾时,您的做法是:
主动查阅分类指南/APP确认
询问家人/邻居
暂时存放,后续确认
随意投放
放弃分类,直接归为“其他垃圾”
19. 您对居住小区垃圾分类设施(如分类垃圾桶数量、标识清晰度、投放便利性)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一般
不太满意
非常不满意
20. 您是否观察到“垃圾分类后运输环节混装”的情况?
经常观察到(每周≥3次)
偶尔观察到(每周1-2次)
很少观察到(每月1-2次)
从未观察到
21. 过去3个月内,您是否因垃圾分类问题被社区/物业提醒或纠正过?
多次(≥3次)
1-2次
从未
22. 您认为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的作用程度:
作用极大(核心环保举措)
作用较大(重要环保举措)
作用一般(有一定效果但有限)
作用很小(几乎无效果)
无作用
23. 您对“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句话的认同度:
完全认同
比较认同
一般
不太认同
完全不认同
24. 您认为个人垃圾分类行为对社会环保的影响:
影响极大(积少成多,人人有责)
影响较大(个人行为能推动群体改变)
影响一般(个人作用有限)
影响很小(主要靠政策推动)
无影响
25. 您是否愿意为参与垃圾分类付出额外成本(如时间、精力、少量费用)?
非常愿意
比较愿意
一般(看成本多少)
不太愿意
完全不愿意
26. 您是否愿意参加垃圾分类志愿活动(如社区督导、宣传推广)?
非常愿意
比较愿意
一般(看活动时间)
不太愿意
完全不愿意
27. 您在购物时,是否优先选择“无包装/简约包装/可降解包装”的商品?
总是优先选择
经常优先选择
偶尔优先选择
很少优先选择
从不优先选择
28. 您认为当前城阳区居民的整体环保意识水平:
非常高
比较高
一般
比较低
非常低
29. 您认为以下哪些措施最能提升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可多选)
加强通俗化宣传(如短视频、漫画手册)
建立积分奖励机制(积分兑换生活用品)
优化分类设施(增加智能设备、缩短投放距离)
加强运输监管(杜绝混装)
开展家庭分类评比(如“环保家庭”表彰)
学校/单位强制要求(从群体带动个人)
其他
30. 您希望政府/社区在垃圾分类工作中重点改进哪些方面?(可多选)
宣传覆盖(针对老年人、租房群体等)
设施维护(及时更换破损垃圾桶、更新标识)
人员培训(社区督导员专业能力)
政策落地(避免“重宣传、轻执行”)
公众参与(增加互动活动)
其他
31. 您对城阳区未来3年垃圾分类工作的期望是:
居民分类参与率达90%以上
实现“分类-运输-处理”全流程透明可追溯
建成完善的可回收物回收体系
垃圾分类知识普及至100%常住人口
其他
32. 您对城阳区垃圾分类工作还有其他具体意见或建议吗?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