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玉溪路社区安全感与公共空间环境的调查问卷
尊敬的居民朋友:
您好!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玉溪路社区空间环境与居民安全感的学术研究,旨在为社区环境的改善和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您的意见对我们至关重要。本问卷实行匿名填写,所有数据仅用于统计分析,我们将对您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感谢您的支持与参与!
1. 您的性别:
男
女
2. 您的年龄段:
18岁及以下
19-35岁
36-55岁
56-70岁
71岁及以上
3. 您在玉溪路社区居住的时间:
1年以下
1-5年
5-10年
10年以上
4. 您的住房类型:
老旧小区居民楼
新建商品住宅楼
单位房改房
临街商铺楼上
其他
第二部分:社区安全感评价
5. 总体而言,您在玉溪路社区白天感到的安全程度是?
非常安全
比较安全
一般
不太安全
非常不安全
6. 总体而言,您在玉溪路社区夜间(天黑后)感到的安全程度是?
非常安全
比较安全
一般
不太安全
非常不安全
7. 认为小区内不安全的场景(白天/黑夜):
a. 社区内部的主要道路
b. 楼间小巷、后院等偏僻角落
c. 社区公园、小广场等公共活动区
d. 单元楼道内
e. 停车棚/地下停车场
8. 您认为一天中,哪个时段社区的安全状况最令您担忧?
清晨(6:00—8:00)
上午(8:00—12:00)
下午(12:00—18:00)
傍晚(18:00—20:00)
深夜(20:00以后)
没用特定的时间段
9. 您认为社区内哪些安全问题最让您担忧?(可多选)
盗窃(如电动车、入室盗窃)
抢劫/抢夺
邻里纠纷/冲突
交通安全(车辆乱停乱放、车速过快)
夜间照明不足
流浪动物
陌生人员随意进出
消防隐患
其他(请注明):
第三部分:社区空间环境与“邻里监视”
10. 您平时在社区里(如家中阳台、窗户、楼下、公共区域)是否能方便地看到社区公共空间(如道路、广场、绿地)的活动?
非常方便,视野很好
比较方便
一般
不太方便
完全看不到
11. 您认为社区的以下哪些设计或问题会阻碍“自然监视”?(可多选)
高层建筑底层架空,无人活动
围墙/绿化过高过密,遮挡视线
公共活动区域位置偏僻,人流量少
沿街店铺关门后形成“死寂”地带
单元门禁失效,楼道封闭无法观察
夜间缺乏照明,看不清室外
几乎没有阻碍,视野通透
其他(请注明):
12. 您认为以下哪些因素能最有效地提升社区的“自然监视”水平?
增加公共空间的夜间照明亮度和覆盖率
修剪过于茂密、遮挡视线的绿化植被
闲置的底层空间(如架空层)改造为吸引居民活动的场所(如便利店、阅览室、活动站)
在关键位置增设让居民便于停留休息的设施(如座椅、凉亭)
改善建筑设计(如扩大楼道窗户、设置观景阳台),增加居民从室内观察户外的机会
优化人行道路线,使人流更自然地经过偏僻区域
其他(请注明):
13. 您认为以下哪种方式对提升社区安全感最有效?
增加摄像头等技术监控设施
改善环境设计,促进居民自然互动与监视(如增加公共活动空间)
加强保安或志愿者等人力巡逻
加强邻里之间的沟通与关系建设
其他(请注明):
14. 您认为社区中哪些地方最缺乏“自然监视”(即很少有人能看到或经过,让您觉得不太安全)?请简要描述位置。
15. 如果希望通过改善设计来增加“自然监视”,您更支持以下哪些改造?(可多选)
修剪过于茂密、遮挡视线的绿化
在偏僻角落安装更多路灯或安全灯
将闲置的底层空间改造为便民商店、阅览室等吸引人活动的场所
增设居民休息的座椅、凉亭,鼓励人们在户外停留
改善楼道窗户设计,让居民在楼道里也能看到室外
其他(请注明):
第四部分:邻里关系与社区参与
16. 您和本楼栋的邻居熟悉程度如何?
大部分都认识并能打招呼
认识几户
只和隔壁邻居熟悉
几乎都不认识
17. 2您平时在社区公共空间(如广场、花园、街角)活动的频率是?
每天
每周几次
每月几次
很少
从不
18. 如果您看到有陌生人在社区内长时间徘徊或行为可疑,您会怎么做?
主动上前询问
告知熟悉的邻居或楼组长
拨打社区民警或物业电话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管他
其他(请注明):
19. 您是否认为邻里之间关系融洽、互相信任有助于提升社区整体安全感
非常有帮助
比较有帮助
一般
帮助不大
完全没用帮助
20. 您是否愿意参与社区组织的守望互助、巡逻等活动?
非常愿意
有时间的话愿意参与
无所谓
不太愿意
问卷到此结束,再次感谢您的宝贵时间和支持!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