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镜检知识竞赛前训练题20250821
您的姓名:
一、单选
1. 红细胞内期疟原虫的有性形式为:()
A 大、小配子
B大、小配子体
C 合子
D 动合子
2. 引起疟疾复发最常见的疟原虫是()
A 间日疟
B恶性疟
C三日疟
D 卵形疟
3. 哪个阶段的疟原虫通过按蚊叮咬进入人体血液()
A 裂殖体
B子孢子
C卵囊
D 配子体
4. 疟疾的再燃与哪项因素有关:()
A 红内期残存的疟原虫
B肝内期迟发型子孢子
C红细胞碎片
D 裂殖子
5. 疟疾发作的原因是:()
A 红外期疟原虫大量增殖后红细胞破裂
B红内期疟原虫进入新的红细胞
C血内配子体形成量多
D 红内期裂殖体破裂出红细胞
6.既可引起复发,又可引起再燃的疟原虫有()
A.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
B.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
C.卵形疟原虫,三日疟原虫
D.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
7.引起脑型疟的疟原虫有()
A.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
B.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
C.卵形疟原虫,三日疟原虫
D.间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
8.下列哪种物质不是疟疾发作的致病因素()
A.疟色素
B.红细胞
C.疟原虫代谢产物
D.变性血红蛋白
9.疟疾流行()
A. 仅有地区性
B.仅有季节性
C.无地区性
D.既有地区性,又有季节性
10.常用的杀灭红细胞外疟原虫的药物为()
A.奎宁
B.氯喹
C.伯喹
D.咯萘啶
11.疟原虫引起贫血的主要原因()
A. 疟原虫直接破坏红细胞,脾功能亢进,免疫溶血和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
B. 疟原虫寄生在肝细胞,造成肝细胞凋亡和疟原虫直接破坏红细胞
C. 疟原虫侵犯幼稚的红细胞和免疫溶血
D. 疟原虫侵犯成熟的红细胞和脾功能亢进
12.疟疾病人可产生()
A. 伴随免疫
B.带虫免疫
C.终身免疫
D.先天性免疫
13.被间日疟原虫(除外环状体)寄生的红细胞的变化为()
A.茂氏小点
B.仅红细胞涨大
C.仅有薛氏小点
D.红细胞涨大,色淡,有薛氏小点
14.疟原虫红细胞内期包括()
A.环状体,滋养体,裂殖体
B.环状体,滋养体,裂殖体,配子体
C.环状体,配子体
D.滋养体,裂殖体,配子体
15.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包括()
A.红细胞外期
B.红细胞内期
C.子孢子形成
D.A+B
16.因输血不当,疟原虫被输入健康人体内,其结果为()
A.疟原虫进入肝细胞迅速发育
B.可能感染疟原虫,仅呈带虫状态
C. 疟原虫在肝细胞中休眠
D.可能呈带虫状态或疟疾发作
17.按蚊吸入疟原虫的什么阶段,才能继续在蚊体内发育()
A.子孢子
B.环状体
C.滋养体
D.雌,雄配子体
18.疟色素的产生来自()
A.人疟原虫细胞核
B.疟原虫细胞质
C.红细胞膜
D.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19.疟原虫有性阶段名称叫()
A.滋养体
B.裂殖体
C.配子体
D.裂殖子
20.疟形肾病主要发生在()
A. 间日疟原虫
B. 三日疟原虫
C. 恶性疟原虫
D. 卵形疟原虫
21.对厚薄血膜进行染色时,若操作不当,血片会发生()
A. 厚血膜染色较深,薄血膜较淡
B. 薄血膜被固定
C. 厚血膜被部分固定
D. 薄血膜染色较淡
二、多选题
1. 原虫镜检时,厚血膜中除了疟原虫还可以看到以下哪些物质?()
A 血孢子菌
B血小板堆积物
C 上皮细胞
D各分类白细胞
E 染液沉淀物
2. 恶性疟原虫的主要特征是()
A 配子体呈新月或腊肠状
B滋养体胞浆呈阿米巴样伪足
C 血涂片通常只查见环状体和配子体
D被寄生的红细胞正常大小
E裂殖子通常6-12个
3. 雌雄配子体在蚊体内发育和繁殖需经过哪几个期()
A 裂体增殖期
B配子生殖期
C 孢子增殖期
D有性生殖期
E无性增殖
4. 厚血膜疟原虫形态较难辨识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
A 血膜被甲醇固定
B红细胞被溶解
C 虫体皱缩空泡消失
D血量多干燥慢
E染色时间长,着色不好
5. 薄血膜疟原虫主要用于初学者教学和虫种鉴定是因为()
A 经固定后红细胞完整
B原虫形态改变不易辨认
C 血膜面积较大
D检出率较低
E着色较好
6. 白细胞密度计数法的主要用途是()
A 确定疟疾病人感染程度
B考核抗疟效果
C 疟疾实验研究
D检测疟疾抗体
E虫种判定
7. 下列生物名词出现于媒介按蚊体内的有()
A 雌雄配子体
B雌雄配子
C 卵囊
D裂体增殖
E 合子
8. 血片进行吉氏染色时,厚血膜容易脱落的主要原因有()
A 厚血膜涂制偏大
B 载玻片不清洁
C 染色液浓度偏低
D 厚血膜没充分干燥
E血膜被固定
9. 间日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吉氏染色后呈现()
A受染红细胞胀大
B原虫胞核染成红色或紫红色
C原虫胞质染成蓝色
D原虫胞质内疟色素为黄褐色
E红细胞颜色变深
10. 各期疟原虫被吸入蚊胃后,哪几个期的疟原虫会被消化()
A 环状体
B 滋养体
C 配子体
D 裂殖体
E全都是
三、判断题:
1.卵形疟的主要形态特征是:被寄生的红细胞明显胀大;胞浆呈阿米巴样伪足;成熟裂殖体呈菊花状。
对
错
2.疟疾快速检测试纸条不仅能快速检测间日疟和恶性疟,还能检测各期原虫形态。
对
错
3.只有疟原虫的雌性配子体可以在按蚊体内继续生长发育。
对
错
4.凶险型疟疾绝大多数是由恶性疟和间日疟原虫引起的。
对
错
5.蚊胃内,雌配子体的核减数分裂形成圆形不活动的雌配子,雄配子体通过出丝成为雄配子。
对
错
6.经标准染色的疟原虫,应该是核呈红色,胞浆呈蓝色。
对
错
7.WHO推荐的白细胞原虫密度计数法可以作为疟原虫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对
错
8.镜检判断间日疟和恶性疟原虫混合感染必须是在血膜中检查到间日疟各期原虫和恶性疟的配子体。
对
错
9.目前我国常用的疟原虫染色剂有吉氏染液和瑞氏染液2种,被推荐使用的是吉氏+瑞氏混合染液。
对
错
10.患者白细胞未知的情况下,WHO推荐以8000个白细胞计算疟原虫感染密度。
对
错
11.制作标准薄血膜时,操作步骤是先涂制厚血膜,后涂制薄血膜。
对
错
12.疟原虫镜检时,只要看到一个红细胞内寄生2个以上的环状体就可以判定为恶性疟原虫。
对
错
13.镜检发现整张血片中只有一个疟原虫即可判定为阳性血片。
对
错
14.人体疟原虫只有间日疟原虫在肝脏内有休眠体。
对
错
15.红细胞外期疟原虫的裂体增殖引起了疟疾的临床发作。
对
错
16.疟原虫生活史包括在人体内的红细胞外期和红细胞内期以及在蚊体内的配子生殖和孢子增殖两个阶段。
对
错
17.间日疟原虫主要寄生于Duffy阳性网织红细胞。
对
错
18.疟疾反复感染者呈持续脾大,并伴有明显的组织学和血清学异常,称为热带脾大综合征(TSS)。
对
错
19.一般将血清中谷丙转氨酶(SGPT)和谷䓍转氨酶(SGOT)的升高看作是疟疾患者肝细胞改变的反映。
对
错
20.恶性疟和三日疟患者急性期会出现肾脏病变。
对
错
21.疟原虫引起的肾病综合征主要见于三日疟。
对
错
22.疟疾一般都有血小板减少的表现。
对
错
23.G6PD缺乏症患者容易感染恶性疟
对
错
24.恶性疟的发热阈值一般为10~500个原虫/μl血
对
错
25.G6PD缺乏症患者禁用伯氨喹。
对
错
26.15岁及以下儿童的疟疾患者的治疗剂量,应按成人体重(一般按50kg计)剂量折算成每kg体重剂量后,再按儿童实际体重的剂量给药。
对
错
27.成人疟疾患者给药剂量不按体重。
对
错
28.用蒿甲醚治疗重症疟疾患者,首剂160mg肌注。若昏迷或厚血膜计数原虫密度>15万/微升或薄血膜计数密度≥5%时,首剂给药后6小时再给予80mg肌注,以后每日80mg,连续7日。
对
错
29.疟疾患者未清醒而红细胞数在200万个/微升以下者,应予以输血。
对
错
30.目前按蚊种类监测常用方法为诱蚊灯通宵捕蚊法;而密度监测常用人诱双层叠账法。
对
错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