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坪多金属矿8月份安全管理人员技能知识安全教育培训考试
基本信息:
姓名:
部门:
身份证号码:
一、选择题:(40题、每题2分,共计80分)。
1、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 )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
A、退休养老
B、企业领导选举
C、安全生产工作
2、对顶板缺乏全面细致的检查,没有掌握顶板冒落的规律,致使浮石不能及时清除,可能造成()事故。
A、冒顶片帮
B、物体打击
C、坍塌
3、发生冒顶片帮事故时,救援人员第一步要做的工作是()。
A、迅速到事故现场开展救援工作
B、探明冒顶片帮的范围和被埋现场的基本情况
C、清理出抢救人员的通道
4、对于安全操作规程类规章制度,除每年进行审查和修订外,每()应进行一次全面修订,并重新发布。
A 、2至3年
B 、3至5年
C 、5至7年
5、根据《安全生产法》,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设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经有关部门()。
A、论证
B、备案
C、审查
6、安全生产检查常采用现场检查的方式进行,通过检查可及时发现隐患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现场安全检查方法中,可直接、定量地获取准确信息的方法是()。
A、员工访谈
B、现场观察
C、仪器检查
7、承包地下矿山工程的项目部应当配备与工程施工作业相适应的专职工程技术人员,其中至少有()名注册安全工程师或者具有()年以上井下工作经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 、1;3
B 、1;5
C、 2;5
8、 1983年6月2日,山东某铁矿2号矿体52、58、64三个水平进行中深孔爆破,共有炮孔920个,使用电雷管798发,导火索4500m,炸药3798kg,6月3日凌晨1时15分响炮。爆破时,风机未运转,爆破后自然通风。6月4日上午8时30分,值班电工宋某、于某下井整理电缆,分别晕倒在46m和34m水平高坡点,下午1时40分,机务队副队长下井观察-2m水平的水泵时,发现宋、于中毒休克,下午2时整,第一批救护队员下井抢救,由于措施不力,接连几批共34名救护人员中毒,其中32人脱险,2人死亡。根据上述事实,当自然通风达不到生产要求时,应设置()通风。
A、机械通风
B、局部通风
C、环境通风
9、()是针对某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总体或局部的生产经营活动安全现状进行的全面评价。
A、安全预评价
B、安全验收评价
C、安全现状综合评价
10、《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调查中需要进行技术鉴定时,应由()委托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单位进行。
A、事故发生单位
B、事故调查组
C、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
11、安全生产的预防应以事故财产损失为衡量标准,下列对安全生产预防原理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安全生产的预防应以事故财产损失为衡量标准,对那些损失小的事故可投入较少资金
B、虽然存在诱发事故的因素,但并不一定会诱发事故,可不预防
C、可以通过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和法制对策,有效地预防人的不安全行
12、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我国将突发事件的预警级别确定为()个级别。
A、 2
B、 3
C 、4
13、《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
A、安全技术措施
B、事故应急措施
C 、安全投入资金情况
14、安全评价的程序主要包括:准备阶段,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形成安全评价结论及建议和()。
A、进行报告评审
B、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C、申请政府部门文件备案
1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将事故分为四个等级,其中:造成3人以上(含3人)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属于()。
A、较大事故
B、一般事故
C、重大事故
16、除中央管理的总公司(总厂、集团公司、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中涉及实行安全生产许可的,其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按照隶属关系报所在地()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备案。
A、省级
B、县级
C、设区的市级
17、安全生产责任追究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项法定制度,根据责任人员在事故中承担责任的不同,分为直接责任者、主要责任者和()。
A、领导责任者
B、间接责任者
C、次要责任者
18、非煤矿矿山企业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不予受理,该企业在()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
A 、1
B 、3
C、 2
19、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直接经济损失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因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价值和处理事故所支出的费用合计。下列损失或费用中,不能列入直接经济损失的是()。
A、流动资产损失价值
B、固定资产损失价值
C、恢复生产所支出的费用
20、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企业机动车辆在行使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伤亡事故,属于()。
A、机械伤害
B、车辆伤害
C、起重伤害
21、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
A 、5
B 、3
C 、2
2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危害矿山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犯罪主体,包括对矿山生产、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 ()、投资人等人员。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
B、实际控制人
C、安全生产监察人员
23、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对重大安全隐患治理实行逐级
A、行业统一管理制度
B、分级监督、属地管理制度
C、挂牌督办、公告公示制度
24、根据《安全生产法》,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A、报告与调查处理制度
B、责任追究制度
C、批复制度
25、根据《工伤保险条例》,金属非金属矿山从业人员申请工伤认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A、 30
B 、60
C、 90
26、矿井发生大冒顶事故的处理方法是()。
A、采取掏梁窝法
B、采取打撞楔的办法
C、另掘开切眼或局部另掘开切眼的方法
27、井下突然出现透水事故时,井下工作人员应绝对听从班组长的统一指挥,按预先安排好的避灾路线撤离,万一迷失方向,必须朝()撤退。
A、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方向
B、无风流通过的下山巷道方向
C、有水流通过的下山巷道方向
28、金属非金属矿山建设项目竣工后需要试运行的,应当在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进行试运行。试运行时间应当不少于()日,最长不得超过()日。
A 、15,120
B、20,150
C、30,180
29、企业必须贯彻()制度,改善劳动条件,做好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工作,做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
A、安全生产
B、安全教育
C、安全检查
30、某矿业有限公司5#矿区发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井下当班作业人员83人,经全力救援后,事故当场造成7人死亡,17人重伤,6人轻伤。事故发生20天后,重伤的人员中有4人死亡;31天时有1人死亡;40天时又死亡一人。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起事故应报告的死亡人数是()人。
A 、13
B 、11
C 、12
31、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安全生产工作其他负责人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 ()搞好安全生产工作。
A、直接
B、协助
C、全面
32、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其责任的规定是()。
A、生产经营单位承担全部责任
B、生产经营单位与承包方(承租方)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C、承包方(或承租方)承担全部责任
33、我国安全生产方针中的“预防为主”,是指按照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千方百计地防止事故的发生。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预防为主”的是()。
A、追究事故责任,加大事故处罚力度
B、建设项目“三同时”
C、筹备应急资源,提高救援能力
34、下列事故统计指标中,属于绝对指标的是()。
A、百万吨死亡率
B、百万工时伤害率
C、直接经济损失
35、在处理冒顶片帮事故过程中,始终要有专人监测()情况,监测有害有毒气体浓度变化情况,发现异常,立即撤出救援人员。
A、风向
B、温度
C、地压活动
36、在潮湿含水的炮孔中,宜采用具有防水性能的()炸药。
A、铵梯
B、铵油
C、乳化
37、在安全检查中,检查组应当对查出的隐患的()进行复查,以实现安全检查工作的闭环。
A、整改落实
B、严重程度
C、整改资金
38、凿岩、出碴前,应清洗工作面10m内的巷壁,进风道、人行道及运输巷的岩壁,应每()至少清洗一次。
A、年
B、季度
C、月
39、依据我国《安全生产法》规定,对于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我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但尚未发生安全事故的,首选的处理办法是()。
A、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
B、给予罚款处理
C、责令限期改正
40、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下一季度()前和下一年( )前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
A 、 15日,1月15日
B 、 1日,1月31日
C 、 15日,1月31日
二、判断题,(10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为了保证矿山稳定、持续、均衡地生产,地下矿山生产中,必须贯彻“采剥并举,剥离先行”的方针。
A、正确
B、错误
2、违反劳动纪律、擅自开动机械设备、擅自更改拆除、毁坏、挪用安全装置和设备造成事故的人员负直接责任或主要责任。
A、正确
B、错误
3、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
A正确
B错误
4、生产责任事故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不执行有关安全法规并违反规章制度(包括领导人员违章指挥和职工违章作业)而发生的事故。
A、正确
B、错误
5、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有责任监督、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A、正确
B、错误
6、实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有利于从源头上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A、正确
B、错误
7、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
A、正确
B、错误
8、所有金属非金属矿山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须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制定的《金属非金属矿山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大纲》进行。
A、正确
B、错误
9、企业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2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A、正确
B、错误
10、矿山安全管理的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矿山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努力消除和控制矿山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危险因素和不良行为,不断改善劳动条件,最大限度的减少伤亡事故,保护职工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财产不受损失。
A、正确
B、错误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