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视角下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协同机制调查问卷
指导语:亲爱的同学,本问卷旨在了解爱国主义教育协同机制的现状与需求。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性别
男
女
您处在几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1. 您认为当前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整体效果如何?
A. 非常好
B. 较好
C. 一般
D. 较弱
2. “大思政”强调爱国主义教育需融合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力量,您对此理念的认同度是?
A. 高度认同
B. 基本认同
C. 不确定
D. 不认同
3.您认为家校社三方沟通爱国主义教育的最有效方式是?
A. 家长会
B. 社区活动
C. 网络平台
D. 家访
4.您认为当前哪一方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不足?(可多选)
A. 家庭
B. 学校
C. 社会
D. 均较充分
5.您平时参与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方式是
思政课
教室文化宣传(黑板报等)
去爱国主义实践基地
线上网络媒体
其他
爱国主义氛围不浓
6. 思政课程(如道德与法治)是否有效渗透了爱国主义内容?
A. 充分渗透
B. 部分渗透
C. 较少涉及
D. 未涉及
7. 其他学科(如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在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元素的情况如何?
A. 全面融入
B. 偶尔融入
C. 极少融入
D. 从未融入
8.您是否感受到其他课程的爱国教育元素?
是
否
不确定
9. 校园文化(如标语、宣传栏)对爱国精神的传递效果如何?
A. 效果显著
B. 效果一般
C. 流于形式
D. 无效果
10. 班级文化建设(如主题班会)是否有效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
A. 经常且深入
B. 偶尔开展
C. 形式化
D. 未开展
11. 宿舍文化中是否体现爱国主题?(如公约、活动)
A. 充分体现
B. 少量体现
C. 未体现
12. 学生社团(如红色社团、广播站)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如何?
A. 作用突出
B. 有一定作用
C. 作用微弱
D. 无相关社团
13. 校园实践活动(如升旗仪式等)对爱国情感的培养效果如何?
A. 效果显著
B. 效果一般
C. 效果差
14. 课堂内实践环节(如爱国主题演讲、历史情景剧)的开展频率是?
A. 经常
B. 偶尔
C. 极少
D. 从未
15. 学校是否组织爱国主义社会实践(如参观纪念馆、社区服务)?
A. 定期组织
B. 偶尔组织
C. 从未组织
16. 家长是否主动与孩子讨论爱国主题?(如历史事件、国家成就)
A. 经常讨论
B. 偶尔讨论
C. 极少讨论
D. 从不讨论
17. 家庭日常行为(如收看新闻、遵守公德)是否传递爱国价值观?
A. 充分传递
B. 部分传递
C. 很少传递
18. 社区是否提供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如红色影院、讲座、带领参观红色基地)
A. 资源丰富
B. 有少量资源
C. 无资源
D. 不了解
19. 社会机构(博物馆、纪念馆)与学校就爱国主义方面的合作程度如何?
A. 紧密合作
B. 有合作但较少
C. 无合作
20. 您认为社会的爱国舆论环境(如网络内容)对青少年爱国情怀的影响是?
A. 积极促进
B. 利弊参半
C. 消极影响
21.您认为线上渠道(如网络、社交媒体)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如何?
A. 至关重要
B. 比较重要
C. 作用有限
D. 无作用
22.线上思政教育(如学习强国、校园公众号)的覆盖面如何?
A. 覆盖全体
B. 覆盖大部分
C. 覆盖少数
D. 未覆盖
23. 线下爱国主义思政活动(如讲座、展览)的吸引力和参与度如何?
A. 高吸引力
B. 吸引力一般
C. 缺乏吸引力
24.学校是否将线上资源(如爱国主题微课)与线下课堂结合?
A. 充分结合
B. 部分结合
C. 未结合
25.您更倾向于通过哪种途径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A. 线下实践
B. 线上学习
C. 二者结合
26.当前线上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可多选)
A. 内容枯燥
B. 形式单一
C. 互动不足
D. 资源分散
27.您认为哪些措施能提升“课程思政”的爱国教育效果?(可多选)
A. 教师培训
B. 跨学科教研
C. 校本教材开发
D. 实践案例融入
28. 您认为我们可以如何增强社会实践的爱国主义育人效果?
A. 增加频次
B. 深化内容
C. 加强反思环节
D. 拓展基地
29. 当前爱国主义教育协同机制的最大障碍是?
A. 资源不足
B. 责任不明
C. 形式主义
D. 评价缺失
32. 30. 请就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一项您认为最迫切的改进建议(选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