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和减少医院相关性感染——消毒隔离相关知识考试
基本信息:
姓名:
科室:
1.规范的包装是防止医疗废物扩散的重要前提,下列做法错误的是哪项?()
A.在更换医疗废物包装袋前应仔细检查,确保包装袋无破损、渗漏
B.医疗废物包装袋外表面被污染时,应对污染物进行消毒处理或将医疗废物倾倒入另外一个新的医疗废物包装袋内
C.医疗废物满3/4时,应有效封口
D.隔离的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袋盛装
2.下列有关CRE(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患者常用设备和环境的管理,不正确的是哪项? ()
A.听诊器使用后可用75%乙醇擦拭
B.体温表、听诊器、输液架宜专人专用
C.使用后的诊疗器械应先消毒后清洁
D.每日对高频接触表面清洁消毒至少2次.
3.下列哪种情景可不进行手卫生?()
A.接触患者前
B.为患者伤口换药后
C.摘手套后
D.为同一患者更换静脉输注液后换尿袋前
4.进入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械,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黏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的危险性分类是( )
A.高度危险性物品
B.中度危险性物品
C.低度危险性物品
D.无危险性物品
5.使用中消毒液如戊二醛更换时应填写更换时间及更换人,连续使用时间为()。
A.7天
B.≤7天
C.≤14天
D.使用完再更换
6.对终末消毒的总原则正确的有()
A.由上而下、由里到外、有轻污染到重污染的顺序,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彻底清洁与消毒
B.物表和地面: 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C.清理床单元的所有用物和杂物,撤下被服,被服严禁直接放在地上,感染性织物(包括传染病及多重耐药菌患者及血液体液等污染的被服)单独(双层)收集,做好标识及交接
D.保证无菌环境
7.消毒灭菌的基本要求( )
A.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清洁,再进行消毒或者灭菌。
B.被阮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执行特殊的消毒灭菌程序。
C.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
D.环境与物体表面,普通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或者消毒。
8.高度风险区域是感染或定植患者居住的区域以及对高度易感患者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的区域,下列哪些属于高度风险区域()
A.感染性疾病科
B.产房、早产儿室
C.重症监护病区
D.移植病房、烧伤病房
9.下列哪种情况可判断为发生了医院感染?()
A.新生儿出生后36小时出现单纯疱疹
B.肺脓肿收治入院,内科治疗失败,脓肿扩散并发脓胸
C.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第4日,皮肤切口出现红肿并有脓性分泌物
D.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10.下列哪些项目属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
A.糖尿病
B.高龄
C.留置中央静脉导管
D.吸氧
11.抽出的注射药液须注明时间,超过 2小时不得使用 。
对
错
12.起封抽吸的各种溶酶(含外用生理盐水)有效期为24小时。
对
错
13.开启后的快速手消有效期为60天 。
对
错
14.输液输血器材、注射器、针头、导尿管、活检钳等属于中度危险性物品,必须严格灭菌。
对
错
15.多耐病房的日常清洁,消毒液浓度为500mg/L含氯消毒液;消毒频次为至少每日≥2次。
对
错
16.1:100的84消毒液配置浓度约为1000 mg/L。
对
错
17.医院功能检查室属于中度风险区域。
对
错
18.感染性织物(包括传染病及多重耐药菌患者及血液体液等污染的被服)单独双层收集,做好标识及交接。
对
错
19.包装物或容器外表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和增加一层包装。
对
错
20.给患者测量血压和调节输液滴数后可不进行手卫生。
对
错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