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法课“案例教学法”对学生价值观塑造效果调查问卷
1. 你所在的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2. 你每周上道德与法治课的节数:
2节及以下
3 - 4节
5节及以上
3. 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使用案例教学(如讲法律用真实案例、讲责任用生活故事等)的频率:
几乎没有
偶尔(1 - 2次/月)
经常(1 - 2次/周)
常态(3次及以上/周)
4. 你对道法课中案例教学的态度是:
不感兴趣,觉得浪费时间
一般,听一听但没特别感受
感兴趣,能跟着思考
非常喜欢,主动想参与讨论
5. 遇到复杂案例时,你参与课堂讨论的情况:
从不主动,只听别人说
偶尔被老师点名才说
有想法就主动发言
积极带动同学一起讨论
6. 道法课案例(如诚信故事、社会公平案例等)让你对“正确价值观”(爱国、责任、法治等)的理解:
没变化,本来就懂
有点印象,但没深入思考
理解更具体了,能联系生活
完全改变旧认知,形成新观念
7. 你觉得道法课案例对自己以下方面的影响程度(1 - 5分,1分无影响,5分影响很大):
爱国情感:____分
责任意识(对自己、家庭、社会):____分
法治观念(知法、守法、用法):____分
诚信品质:____分
尊重与包容他人:____分
8. 你希望道法课案例的来源更侧重:
古代经典故事(如历史名人、传统美德)
身边真实案例(同学、校园、社区的事)
社会热点新闻(时事、网络热议事件)
虚构但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课本剧本式案例)
9. 对于案例讨论,你觉得老师引导的不足或改进点是:
只讲答案,不给思考时间
总让少数同学发言,不关注其他人
案例和知识点结合太生硬,听不懂关联
讨论没结论,听完还是不清楚价值观
其他(请补充):________________
10. 你认为案例教学对塑造价值观,还可以增加哪些形式:
分组拍案例小视频,自己演自己评
线上投票、留言讨论热点案例(利用课后时间)
邀请案例里的当事人(如社区好人、法官)来上课分享
把案例改编成辩论题,正反方辩论
其他(请补充):________________
11. 对比刚上初中时,你觉得自己在价值观方面(爱国、责任、法治等)的变化:
完全没变化
有一点新认识,但影响不大
变化明显,遇到事会用道法课学的思考
彻底改变,形成了稳定正向的价值观
12. 用一句话说说你对“道法课案例教学和价值观塑造”的感受或建议: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