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教师校园欺凌防治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尊敬的老师,您好:

       感谢您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来做这份关于农村初中教师校园欺凌防治能力现状的调查问卷。本问卷采取不记名的方式,调查结果只用于论文的撰写,不会泄露您的信息,请您放心作答。答案无对错之分,如果填写的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合,对我们来说这项调查毫无意义,所以请您如实作答。非常感谢!

第一部分 基本信息
1.您的性别是( )
2.您的最高学历是( )
3.您的教龄是( )
4.教师任职情况( )
5.您任教的班级中留守儿童的大致比例( )
6.您任教的班级中寄宿生的大致比例( )
7.过去一年接受校园欺凌防治培训情况( )

       第二部分 教师校园欺凌防治能力评估

       请您认真阅读下面每一个题目,根据自己对校园欺凌相关内容的真实看法和理解,如实进行回答。在每个题目的 5 个选项中任选一个,这 5 个选项分别是: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非常同意,把你选择的选项写到对应的括号里即可。

(一)认知与识别能力
1.校园欺凌是一种具有伤害性的攻击行为( )
2.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地点包括教室、厕所、操场等校园内场所( )
3.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地点包括学校周边区域,如学校附近的小卖部、乡间小路、校车停靠点等场所( )
4.对他人实施殴打、踢踹、抓咬、扇耳光、推攘等行为属于校园欺凌( )
5.通过口头言语戏弄、侮辱、嘲笑、讽刺挖苦他人、给他人起侮辱性外号等行为属于校园欺凌( )
6.善于操纵人际关系,如刻意孤立、排斥、冷落、不理睬他人等行为属于校园欺凌( )
7.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等媒介在网络上恶意传播他人信息、造谣、污蔑、诽谤他人等行为属于校园欺凌( )
8.欺凌者实施欺凌行为时带有恶意性的目的,他们往往是故意地欺压及伤害他人( )
9.欺凌者与受欺凌者在力量、人数、地位等方面差距悬殊,欺凌者往往更具优势且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 )
(二)预防能力
10.我能与学生共同制定反欺凌班级规则,并明确反对欺凌行为( )
11.我能定期开展法治教育,通过案例教学强化规则意识,让学生明白欺凌的法律责任与社会后果。( )
12.我能够培养积极互动的班级氛围,鼓励合作式学习,减少孤立现象。
13.我能够积极关注、关心容易受欺凌学生(如留守儿童、家庭经济困难、身体弱小、性格内向等学生)( )
14.我平常能够做到教授学生应对欺凌技巧:被欺凌者学会保留证据、及时求助;旁观者学习理性干预(如报告老师、家长;安慰受害者;集体制止等)( )
15.我能通过欺凌案例分析、主题班会等活动,模拟冲突场景,提升学生共情能力与解决技巧( )
(三)干预能力
16.当发现欺凌行为时,我能立即采取行动制止( )
17.若欺凌发生在学生放学回家的路上(如村落小道),我能协调村民或村干部协助处理。( )
18.欺凌事件发生后,我会通知欺凌者的家长,请他们到学校来共同商量解决办法( )
19.欺凌事件发生后,我会找出欺凌者欺负他人的原因,帮助欺凌者改过自新( )
20.欺凌事件得到解决后,我会对欺凌者后期的行为进行深入的追踪观察( )
21.当受欺凌学生是留守儿童且监护人不在身边时,我能联系到其实际照料人(如祖父母),通过互相沟通来更好的帮助受害者解决问题( )
22.欺凌事件发生后,我会与受欺凌者深入谈话交流,总结其受欺负的原因,避免事情再次发生( )
23.欺凌事件得到解决后,我会在日后的教育教学中继续追踪观察和关注被欺凌者身心方面的情况( )
(四)农村特色能力项
24.我能通过家访、村社活动等非正式途径发现欺凌线索( )
25.我会邀请本地有威望人士或派出所民警参与反欺凌教育( )
26.我能识别因父母长期外出隔代抚养而自卑、孤僻的易受欺凌学生( )
27.我掌握与留守儿童的祖辈监护人沟通的技巧( )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