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的调查
1. 您的性别:
男
女
2. 您在选择职业时,最优先考虑的因素是:
薪资待遇
个人兴趣
职业发展前景
工作稳定性
工作地点
3. 您认为大学所学专业与未来职业的匹配程度重要吗?
非常重要,必须专业对口
比较重要,尽量专业相关
不太重要,能力更关键
完全不重要,看工作本身
4. 您更倾向于选择哪种类型的企业:
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
外资企业
事业单位
自主创业
5. 当职业选择与个人兴趣冲突时,您可能会:
坚持兴趣,哪怕薪资或前景一般
优先考虑职业前景,逐渐培养兴趣
尝试在两者之间找平衡点
咨询长辈或老师的建议后再决定
暂时不做选择,先积累经验再判断
6. 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您对自己未来的就业前景持何种情绪:
悲观(
0
)
充满信心(
100
)
7. 您对“慢就业”(毕业后不急于就业,选择游学、备考等)的态度是:
支持,能更清晰地规划职业方向
理解,但不会自己选择
反对,会浪费时间和机会
中立,根据个人情况而定
不太赞成
8. 您认为当前大学生择业时存在的“误区”主要是:
盲目跟风“热门行业”,忽视个人适配性
过度追求“大厂光环”,忽视小公司成长机会
对薪资预期过高,脱离就业市场实际
过度依赖父母意见,缺乏自主判断
只看短期收益,忽视长期职业规划
9. 您认为“就业成功”的标准更倾向于:
找到高薪且稳定的工作,让家人满意
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能从中获得成就感
无论工作如何,只要能独立生活即可
没有固定标准,能适应变化、不断调整就好
10. 您获取职业信息信息的主要渠道是:
学校就业指导中心
招聘网站(如智联、前程无忧等)
社交媒体(如微信公众号,微博,小红书等)
亲友或老师推荐
企业宣讲会或招聘会
11. 您认为影响大学生择业的外部因素有哪些:
家庭期望
社会热点行业趋势
就业市场竞争压力
国家政策导向
疫情等突发事件影响
12. 您认为“职业安全感”主要来源于什么:
行业的稳定性(如不受经济影响)
个人的核心技能(难以被替代)
企业的规模和品牌(大公司更抗风险)
国家政策支持(如体制内、重点扶持行业)
多元收入来源(主业+副业组合)
13. 面对“职业试错”(第一份工作不理想,短期内跳槽),您的态度是:
支持,年轻时试错成本低,能更快找到方向
谨慎,频繁跳槽会影响简历含金量
看情况,若确实不合适,应及时止损
反对,应坚持积累,避免浮躁
不确定,需结合具体职业规划判断
14. 您认为未来10年,哪些因素会成为择业的“新刚需”:
远程办公的可能性(是否支持居家工作)
企业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如心理咨询福利)
职业技能的可迁移性(换行业时技能仍适用)
与新兴技术(如元宇宙、区块链)的结合度
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度(如绿色职业、社会价值))
15. 您对职业规划的看法(您从何时开始考虑就业问题……)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