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飞行区内从事的作业人员都应接受FOD管理培训。( )
2.机坪保洁人员随身携带的便携式收集装置应为( ) 。
3.航空公司在发现航空器受外来物损伤超标时,应立即向当地进行通报
5.以下属于低危外来物的是( )。
6. 当飞行区内有FOD或者其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报告( )。
7.FOD管理委员会中负责对控制区内的道面进行每日清扫和检查。( )
8.以下属于FOD的是( )
9.控制区内运行保障人员禁止在机坪内使用。( )
10.航空器维修人员在飞机落地后的检查中发现FOD损伤航空器时,应及时上报现场运行指挥中心指挥室,电话:( )
11.当本场发生 FOD 损伤轮胎事件或击伤航空器事件时,( )通过现场进行分析、辨认,查明轮胎损伤、击伤原因,进一步排查隐患。
12.以下不属于FOD引发的案例和间接损失事件的是( )
13.以下不属于外来物危害的有哪些
14.以下哪些属于FOD?
20.以下哪些选项( )是II 类人员,与外来物防范有关的岗位人员。(多选)
1.航空器维修结束后,维修部门应当及时清理现场。
2.各类保障车辆撤离后、航空器滑出或推出前,送机人员应当在撤轮挡、反光锥的同时对机位进行一次FOD检查。
3.非保障作业需要、故障或已报废的车辆和设备由于移动不便应当停放在机坪偏僻处。
4.平台车、行李传送带车在行驶中不得载运任何货物、行李和其他物品。
5.所有在机场空侧工作的人员在航空器活动区发现有疑似航空器零件的异物时,应当立即报告机场管理机构。
6.机坪应当保持清洁,无道面损坏造成的残渣碎屑、机器零件、纸张以及其他影响飞行安全的杂物。
7.机场管理机构应当在机坪上适当位置设置有盖的废弃物容器,任何人不得随地丢弃废物。
8.运输或临时存放垃圾或废弃物时,应当加以遮盖,不得泄漏或逸出。
9.在机坪发现污染物时应当及时进行清除,对于在地面上形成液态残留物的油料,应当先回收再清洗。
10.任何人员在机坪内不得进行垃圾分拣。
11.在航空器活动区驾驶机动车辆的驾驶员应确保车辆与所拉载的拖车及所载货物稳固系妥。
12.年度复训是指向 I 类,II 类人员和III 类人员提供的培训,确保上述人员外来物防范意识和业务能力持续满足机场外来物防范管理工作要求。
13.FOD管理办公室负责审定机场外来物防范管理方案,指导和督促成员单位开展外来物防范管理工作
14.所有飞行区作业人员都应接受FOD管理培训。
15.FOD管理培训内容应纳入员工的上岗初始培训和员工年度复训。
16.参加FOD管理培训并考核合格为办理机场控制区通行证的基本条件之一。
17.FOD管理办公室负责对各单位培训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18.所有在机坪、廊桥、服务车道、行李装卸区、维修保障作业区等区域从事保障作业的活动均会产生FOD,所有飞行区作业人员应做到主动拾起,随手清洁,并放入废弃物容器。
19.接机人员应当至少在航空器入位前5 分钟,对机位适用性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应当包括机位的清洁情况。
20.航空器作业保障车辆、设备应定期进行检修,确保车辆处于适用状态,防止车辆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遗洒或零部件脱落形成外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