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 微信公众号 “阳光雨露伴成长” 综合网络资料编辑整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二、非选择题。
7. 将某植物叶肉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KCl溶液中,起初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一定时间(t)后细胞开始吸水,并逐渐复原。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细胞与外界溶液进行水分交换时,水分子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是___。
(2)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原因是___。
(3)一定时间(t)后细胞开始吸水的原因是___。
8. 有研究显示,机体内蛋白P表达量降低会引起免疫失调。已知酶E可催化蛋白P基因的启动子甲基化,酶E被磷酸化后失活。研究人员用酶E(或磷酸化的酶E)、含蛋白P基因及其启动子的表达质粒等进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免疫失调包括过敏反应和___(答出2点即可)等。
(2)根据实验结果判断,蛋白P基因的启动子甲基化___(填“促进”“抑制”或“不影响”)蛋白P的表达,判断依据是___。
(3)为治疗因蛋白P表达量降低起的免疫失调,可使用抑制___(填“酶E”“磷酸化的酶E”或“蛋白P”)活性的药物。免疫失调也可以通过调节抗体的生成进行治疗,机体产生抗体过程中记忆B细胞的作用是___。
9.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感召下,同学们积极讨论某退化荒山的生态恢复方案。A同学提出选择一种树种进行全覆盖造林;B同学提出应该种植多种草本和木本植物。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生态恢复过程中,退化荒山会发生群落演替。通常,群落演替的类型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二者的区别有___(答出2点即可)。
(2)与A同学的方案相比,B同学的方案可能有利于控制害虫的爆发,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
(3)为合理利用环境资源,从群落空间结构的角度考虑,设计荒山绿化方案时应遵循的原则是___(答出2点即可)。
(4)为维护恢复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需要采取的措施有___(答出2点即可)。
10. 植物合成的色素会影响花色。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有深红、浅红和白三种表型。研究小组用甲、乙两个浅红色表型的植株进行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分别自交,子一代均出现浅红色:白色=3:1的表型分离比;甲和乙杂交,子一代出现深红色(丙):浅红色:白色(丁)=1:2:1的表型分离比。综上判断,甲和乙的基因型___(填“相同”或“不同”),判断依据是___。
(2)丙自交子一代出现深红色:浅红色:白色=9:6:1的表型分离比,其中与丙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若丙与丁杂交,子一代的表型及分离比为___,其中纯合体所占比例为___。
11. 为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酶X,某同学将编码酶X的基因(目的基因)插入质粒P0,构建重组质粒Px,并转入大肠杆菌。该同学设计引物用PCR方法验证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引物1~4结合位置如图所示,→表示引物5'→3'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1)PCR是根据DNA复制原理在体外扩增DNA的技术。在细胞中DNA复制时解开双链的酶是___,而PCR过程中解开双链的方法是___。
(2)PCR过程中,因参与合成反应、不断消耗而浓度下降的组分有___。
(3)该同学进行PCR实验时,所用模板与引物见下表。实验中①和④的作用是:___;②无扩增产物,原因是___;③、⑤和⑥有扩增产物,扩增出的DNA产物分别是___。
(4)设计实验验证大肠杆菌表达的酶X有活性,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