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第三学期期末考试

基本信息:
姓名:
专业:
身份证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30题,共30分)
1. 专利技术的意义在于()
2. 2017年6月15日,瑞典国会通过了新的气候政策框架,以期到哪一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3.根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必须坚持以()为使命。
4.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是()
5.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6.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强调了()
7. 以下哪个不属于5P理念?()
8. 关于当前国际经济格局的新变化,表述有误的是()
9. 《巴黎协定》规定的温控目标是()
10.科学的动机主要是什么?()
11. “可惜,所有的迹象都指向欧洲不可能完全融合”,这句话出自()
12. 新中国成立前夕颁布的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决的历史课题是()
1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是()
15. 首次提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的是()
16. 哪次会议制定了法治中国建设的路线图,按下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快进键”? ()
17. 曾从国际政治视角作出“三个世界”划分的是()
18. 标志着中国即将实现人类历史上时间最短、规模最大解决贫困化问题的事件是()
19. 以下选项不属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是()
20. 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指()
21.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一次系统描绘了()制度的图谱。
22. 现今世界上经济总量位居第二位的国家是()
23. 关于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三个重大判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4.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民主政体产生于()
25. 国家现代化中,属于软实力现代化的一项是()
26. 第一次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是在()
27. 世界上最早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是()
28. 《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的作者是美国学者()
29. ()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第一个党章。
30.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5题,共30分)
1. 下列属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的是()
2. 近年来,国际安全形势呈现的新特点有()
3. 我国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外交上做出的努力有()
4.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有机统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于1954年9月20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全票通过。它的颁布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
6. 下面属于2003年欧盟《成熟的伙伴关系:中欧关系中的共同利益与挑战》这一文件内容
有()
7. 我们要加快形成()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8. 商品的二重性是什么?()
9. 在“格局变化”中理解中欧关系,这种“变化”发生在()
10.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
11. 如果用两个关键词概括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那这两个关键词分别是()
12. 判断制度是否科学的标准包括()
13.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体现在()
14.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经历的三个阶段分别是()
15. 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三、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每空1分,共20分)
1.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
2. 国际安全的新变局不仅体现在传统安全领域,还体现在非传统安全领域。
3. 中国外交应对“百年大变局”,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为指导。
4.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们既能消除绝对贫困,又能消除相对贫困。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不仅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
6. “一带一路”旨在积极发展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7.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8.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9. 目前我国大部分产业仍处于模仿性技术创新向原创性技术创新的发展阶段。
10. 历史是由少数英雄人物创造的,人民群众只是跟随者。
11. 纵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图谱,其中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2.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妄议中央大政方针”表明普通党员不可向领导提意见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规律、切合实际、富有实效
14. 20世纪初的中国遭受很多外侮的主要原因是愚昧落后的封建制度
15. “法制”和“法治”都表示法律的健全和实施,其基本意涵是完全相同的
16. 消灭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方向
17. 制度和治理是相互结合不可分开的
18. “民主之殇”是指因简单的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作出错误决策而引发的社会问题
19. 政治转型过程中的核心目标是重建国家治理体系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四、论述题(每题20分,1题,共20分)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试结合这一论述谈谈当前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