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支持措施实施评估问卷(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问卷)
1.机构性质:
公办康复中心
民办非营利机构
民办营利性机构
其他
2.年度服务孤独症儿童数量:
<50人
50-100人
100-200人
>200人
3.机构是否提供融合教育衔接服务?(多选)
入学能力评估
社交技能专项训练
模拟课堂环境适应
IEP(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支持
无相关服务
4.针对学龄儿童开展的核心康复项目包括:(多选)
感觉统合训练
辅助沟通技术(AAC)培训
情绪行为管理课程
同伴互动情景模拟
家长协同干预指导
5.机构与普通学校/特教学校的合作形式:(多选)
定期开展联合教研活动
派驻康复师入校支持
共享学生评估报告
共同开发融合教育课程
无实质性合作
6.机构向学校提供的支持频率:
每周1次以上
每月3-4次
每学期1-2次
从未提供
7.是否制定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IFSP)?
所有家庭均制定
部分高需求家庭制定
仅有口头指导
未开展
8.家庭干预指导的具体方式:(多选)
每月家长工作坊
家庭干预视频反馈分析
24小时在线答疑
入户指导服务
纸质指导手册发放
9.康复师接受融合教育专题培训情况:(1)培训内容(可多选)
融合教育政策法规
学校课程调整策略
家校沟通技巧
(2)年人均学时
0小时
≧5小时
6-10小时
>10小时
10.机构是否采用标准化评估工具?(多选)
PEP-3(心理教育量表)
VBMAPP(语言行为里程碑评估)
感觉处理能力量表(SPM)
自主开发评估工具
未使用标准化工具
11.机构对融合教育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
非常熟悉,能指导家长运用政策
基本了解主要条款
仅知晓部分政策名称
完全不了解
12.当前获得的外部支持包括:(多选)
政府购买服务项目
基金会专项资助
高校科研合作
企业社会责任捐赠
无外部支持
13.阻碍融合教育支持的主要因素:(多选)
学校合作意愿低
家长教育理念冲突
康复师跨领域能力不足
政策执行不到位
资金设备短缺
14.亟需提升的三项专业能力:
15.请描述您参与过的最具挑战性的融合教育支持案例(包括干预目标、实施障碍及解决策略):
16.对完善融合教育生态系统的建议: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