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您在日常教学中是否关注留守儿童的情绪变化(如焦虑、孤独等)?
3.您与留守儿童互动时,使用指令性语言的频率(如 “快坐下”“必须这样做”):
8.对于留守儿童的个性化需求(如敏感、好动),您是否有针对性干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