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知识大闯关”线上竞赛
基本信息:
姓名:
部门:
员工编号:
1.“低碳生活”是指减少哪种气体的排放?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氢气
2.以下哪种出行方式的碳排放量最低?
A.开私家车
B.乘坐公交车
C.骑自行车
D.乘坐飞机
3.我国提出的“双碳”目标是指?
A.碳达峰、碳中和
B.碳减排、碳交易
C.碳捕捉、碳封存
D.碳税、碳汇
4.以下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A.煤炭
B.石油
C.太阳能
D.天然气
5.家庭中哪种行为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
A.长时间开空调
B.使用节能灯泡
C.频繁使用一次性餐具
D.过度使用洗衣机
6.“碳足迹”是指什么?
A.个人、组织、活动或产品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B.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
C.碳排放的交易记录
D.碳元素的化学符号
7.以下哪种食物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最高?
A.蔬菜
B.水果
C.牛肉
D.谷物
8.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什么气体增加?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氦气
9.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低碳生活?
A.垃圾分类
B.浪费纸张
C.节约用水
D.植树造林
10.以下哪项不是国际社会为应对气候变化签订的协议?
A.《巴黎协定》
B.《京都议定书》
C.《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D.《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二、多选题(每题8分,共40分)
11.从碳排放角度考虑以下哪些属于低碳能源?
A.风能
B.核能
C.太阳能
D.煤炭
12.减少碳排放的个人行动包括?
A.减少使用塑料袋
B.多乘坐电梯
C.以自行车出行代替私家车出行
D.夏季空调长时间设定为20℃以下
13.以下哪些属于人为活动产生的主要温室气体?
A.二氧化碳(CO₂)
B.甲烷(CH₄)
C.氧气(O₂)
D.氮氧化物(NOₓ)
14.我国承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年份目标分别是?
A.2030年前
B.2050年前
C.2060年前
D.2025年前
15.低碳交通方式包括?
A.步行
B.新能源电动汽车
C.燃油卡车
D.共享单车
三、判断题(每题4分,共20分)
16.植树造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效应。
正确
错误
17.使用一次性筷子比可重复使用的筷子更环保。
正确
错误
18.减少食物浪费有助于降低碳排放。
正确
错误
19.太阳能发电过程中不直接产生温室气体。
正确
错误
20.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
二氧化碳
或
温室气体
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正确
错误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