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职业技术学院 语文单独考试招生复习题库

一 、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4.下列词语 中相 同 的字,每对读音都 不相 同 的一项是 ( )。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6.下 列 词语 中 没有错 别字 的 一 项 是 ( )。
7.下 列词语 中 没有错别字 的 一 项 是 ( )。
8.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9.下列词语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10.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11.下列各句 中加 点成语使用恰 当 的一项是 ( )。
1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
13.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1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1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16.在 下面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 的词语,最恰 当 的一 项是 ( )。
①应该以实际运用能力来 我们的学习效果。
②老百姓说得好 , 常年无灾情,不可一日不防备。
③这小伙子整体素质的确不错 , 诚实温和。
17.下列各项 中最适合填在横线上 的一项是 ( ) 。
每逢春节等中华传统节日,“舞龙 ”都是一个备受欢迎的节目。 。可以说 , 不论天涯 海角,凡是华人 聚集 的地方,都 能看到 “龙 ”的身影。
18.给下列语段空格处填写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春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枝奇葩,它发自千人之心,出自万人之手,人们各展其喜才, 各显千秋,___ 若大江东去,___如小桥流水,___如旭日喷薄,___似风拂杨柳。
19.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尽管台上演讲者的语调非常慷慨激昂,但由于他所讲的内容太过深奥,人们无法理解,所 以听众的 __非常冷淡。
②能源短缺,加上恶劣的自然条件,极大地 着这个小镇经济的发展。
③陈帆是我们班上的“奥数 ”高手,他的解题思路往往既新颖又__ 。
20.选出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 )。
登上这气势恢宏的三峡大坝,触摸它伟岸的身躯,聆听它沉雷般的心跳, 问苍茫大地, 有哪一条江河______了如此深厚的文化?有哪一条大坝能_____如此众多的智慧?有哪一座建 筑能_____如此壮美的崇高?有哪一项工程能_____如此伟大的传奇?
21.下列句子 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 ) 。
22 . 下列句子 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 ( ) 。
23.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5.下面没有语病的句子是( )。
26.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运用 , 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27.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 的一项是 ( )。
28.下列使用修辞手法不 同于其他三项 的一项是 ( )。
29.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句是( )。
30.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恰当的一句是( )。
31.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2.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3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
3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5.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6.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37.下列并称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38.下列古代作 品 的作者和朝代搭配有误 的一项是 ( )。
39.下列文化常识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40.下列传统习俗与节日的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二 、诗歌阅读
(一)阅读古诗,完成 41~42 题。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 ,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
河冰 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
歧路 ,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 , 直挂云帆济沧海
41. 以下对《行路难》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42.选出下列对《行路难》的赏析有误的一项 ( )。
(二) 阅读古诗,完成 43~44 题。
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43.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44.下面对本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三) 阅读古诗, 完成 45~46 题。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45.下面对苏轼的《浣溪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46.关于这首词的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
(四) 阅读古诗, 完成 47~48 题。
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7.下面是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4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五) 阅读古诗, 完成 49~50 题。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 ,八年
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
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4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50.下列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鸿门宴》选段,完成51~56题。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 唉 !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51.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52.文中划线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53.下列加点词中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54.下列句子与“沛公安在 ”在句式上相同的一项是( )。
55.对“如今人方为刀俎 , 我为鱼肉 , 何辞为? ”翻译最准确的一句是( )。
5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 不正确的一项是( )。
(二) 阅读《劝学》 选段, 完成 57~62 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57.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58.下列选项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5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及词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取之于蓝/而寒于水
(2)君子博学而 日参省吾身/取之于蓝 , 而青于蓝
60.对下面两句话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金就砺则利 ②学不可以已
61.对上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62.对上文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三) 阅读《六国论》 选段, 完成 63~68 题。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 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 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6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64.下列选项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65.下列句子中画线部分,句式属于状语后置的一项是( )。
66.文中画线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67.下列关于“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翻译准确的一项是( )
6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四) 阅读《师说》 选段, 完成 69~73 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69.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解释 , 错误的一项是( )。
70.文中划线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71.下列加点字中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72.下列句子划线部分,与“句读之不知 ”在句式上不同的一项是( )。
73.下列句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五) 阅读《过秦论》 , 完成 74-78 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74.下列句 中加 点 的词解释错误 的一项是 ( )。
75.下列句 中加 点 的词意义和用法相 同 的一项是 ( )。
76.选 出与例句句式相 同 的一项是 ( )。
例 :为天下笑者
77.下列句子的翻译,选出正确项( )。
(1)振长策而御宇内。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7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四 、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我的母亲》选段,完成79~81题。

可是,母亲并不软弱。父亲死在庚子闹“拳”的那一年。联军入城,挨家搜索财物鸡鸭,我们被搜两次。母亲拉着哥哥与三姐坐在墙根,等着“鬼子 ”进门,街门是开着的。“鬼子” 进门,一刺刀先把老黄狗刺死,而后入室搜索,他们走后,母亲把破衣箱搬起,才发现了我。假若箱子不空 ,我早就被压死了。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 ,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北平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街市整条的烧起,火团落在我们院中;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 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性格,也传给了我。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当作当然的。但是,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画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非我去不可的时候,  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亲 。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廿位教师吧,其

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 ,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79.“可是,母亲并不软弱 ”,从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80.“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 ”,“软而硬 ”矛盾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81.对“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一句中“生命的教育 ”理解不正确的 一 项是( )。
(二) 阅读下面文段, 完成 82~84 题。

你为什么会跟着别人打哈欠

①清晨地铁上,一个人打了个大大的哈欠,几秒钟后,对面的人也开始打哈欠。然后哈欠像病毒一样,在整个车厢中此起彼伏。这就是生活中哈欠的传染现象看到别人打哈欠,自己明明并不困,也会不由自主地跟着打起来。但究竟为什么打哈欠会传染呢?至今也还没有统一答案。

②最近,英国研究人员招募了36名成年志愿者,让这些人观看打哈欠的视频,要求一组人控制住不打哈欠,而对照组则可以随意打哈欠。实验期间,研究人员持续记录志愿者打哈欠的次数,并用经颅磁刺激技术测量大脑运动皮质的兴奋程度。结果显示,人们被哈欠传染的倾向各不相同,大脑运动皮质的兴奋程度与打哈欠的迫切程度密切相关,通过人为刺激增强运动皮质兴奋程度,可以增强打哈欠的冲动。

③研究人员说,打哈欠的信号会自动触发大脑运动皮质的原始反射,被哈欠传染属于一种“模仿现象”,即不由自主地模仿他人的行为或语言、机械重复特定动作或语言。这种模仿特征也是原始人融入集体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模仿同样的动作来表达共同属性,就可以避免树敌。

④打哈欠不是人类的专利,猫、狗、鸟等动物都会打哈欠,但是打哈欠相互传染却只有在人类和大猩猩这样的高级灵长类动物之间才会产生。神经生物学家们发现,只有大脑皮层发达的脊椎动物,才有能力辨识哈欠,并且彼此传染。这是“大脑高级意识和智力”负责的事情,是很复杂的社会行为,因为他们能够了解同伴的想法,会为同类的痛苦而痛苦、快乐而快乐,因此会在“移情作用”的影响下把同伴打哈欠的行为反映到自己身上,从而产生“连锁反应”,跟着同伴重复同样的动作。

⑤2007年,美国的一项研究观察了24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和25个正常的孩子观看打哈欠视频后的反应,结果显示25个正常的孩子在看完视频后更容易打哈欠,而患有自闭症的儿童

却在看视频后几乎没有任何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打哈欠传染与移情能力的关系,就好像是看见别人摔了一跤,你也会叫一声“哎哟”表示感同身受。所以,在沟通与社交上能力不足的人,很可能不太受到哈欠的传染,而这些人也⑥然而也有专家认为,打哈欠传染并不是移情,而是一种“请堵感染”。心理学家陈巍以观看影片《侏罗纪公园》为例阐述了情绪感染的特点:当霸王龙快要咬到主角的腿时,观众会下意识地将自己的腿往回缩。这表明观众似乎感觉威胁是针对他们的双腿,因此使他们相应地“开始产生行为

⑦陈巍介绍,情绪感染是对于他人情绪状态或需要的直觉反应,并不包含对情境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认知和理解。即在当个体知觉到客观事物的状态时,一种特殊的自然反应便产生 了。打哈欠作为一种对他人状态的直觉反应,让人们体会到了其他人的感受,如压力、焦虑 、无聊等。所以,确切来讲,打哈欠传染行为应该被视为情绪感染,而不是移情。

⑧此外,还有人指出,打哈欠传染是心理学中的玛纳姆效应,即从众心理。其实人类一直都在寻找自己,但却常常迷失在自我当中,很容易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并把他人的言辞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从众心理便是典型的证明。譬如,与人交谈时,对方习惯性跷二郎腿,你平时不这么做,但看到别人这么做,也无意识地跷起二郎腿,

打哈欠传染可能也是如此。

82.根据文段内容,下列不能解释“打哈欠会传染 ”的原因的一项是( )。
83.下列有关“打哈欠会传染 ”的观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84.下列关于本篇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三) 阅读《边城》 选段, 完成 85~87 题。

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为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十四中寨逢场, 城中生意人过中寨收买山货的很多过渡人也特别多祖父在渡船上忙个不。天快夜了,别的雀子似乎都在休息了,只杜鹃叫个不息。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皆放散一种热气。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且有甲虫类气味。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黄昏照样的  温柔,美丽,平静。但一个人若体念到这个当前一切时,也就照样的在这黄昏中会有点儿薄  薄的凄凉。于是,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翠翠觉得好象缺少了什么。好象眼见到这个日子过去了想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但不成。好象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  “我要坐船下桃源县过洞庭湖,让爷爷满城打锣去叫我,点了灯笼火把去找我 。”她便同祖父故意  生气似的,很放肆的去想到这样一件事,她且想象她出走后,祖父用各种方法寻觅全无结果, 到后如上。人家喊“过渡,过渡,老伯伯,你怎么的,不管事!”“怎  么的!翠翠走了

下桃源县了! ”“那你怎么办? ”“怎么办吗?拿把刀,放在包袱里,搭  下水船去杀了她! ”……  翠翠仿佛当真听着这种对话吓怕起来了一面锐声喊着她的祖,一面从坎上跑向溪边渡口去。见到了祖父正把船拉在溪中心,船上人喁喁说着话小小心子还依然跳跃不已。

……

翠翠抱膝坐在月光下,傍着祖父身边问了许多关于那个可怜母亲的故事间或吁一口气,似乎心中压上了些分量沉重的东西,想挪移得远一点,才吁着这种气,可是却无从把那东西挪开。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篁竹在月光下皆成为黑色身边草丛中虫声繁  密如落雨间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忽然会有一只草莺“落落落落嘘!”啭着它的喉咙,不久之间 ,这小鸟儿又好象明白这是半夜不应当那么吵闹,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儿安睡了。 祖父夜来兴致很好,为翠翠把故事说下去,就提到了本城人二十年前唱歌的风气,如何驰名于川黔边地。翠翠的父亲,便是唱歌的第一,能用各种比喻解释爱与憎的结子,这些事也说到了。翠翠母亲如何爱唱歌,且如何同父亲在未认识以前在白日里对歌,一个在半山上竹篁里砍竹子,一个在溪面渡船上拉船,这些事也说到了。翠翠问:“后来怎么样? ”祖父说:“后来的事长得很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这种歌唱出


85.下列选项中对景物描写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86. 以下属于选文画线省略号处的情节的一组是 ( )。
87.下列选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四) 阅读《绿色包装》 , 完成 88~91 题。

“ 白色污染”的发泡塑料包装制品泛滥成灾,成为社会一大公害。据统计.我国每年废 弃的发泡塑料包装物已高达300多万吨,并呈逐年上升趋势,这种塑料垃圾已对国内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为了尽快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消除“ 白色污染”,一项“绿色包装 工程计划 ”正在世界各国推广实施成为环境保护的一股绿色新潮。

所谓绿色包装,是指一种在生产制造、使用及回收等环节中对人类生态环境无污染、无破坏作用、也不会引起任何不利影响的商品包装物。它包含着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再次利用两个方面的含义。

何无可奈何躺在渡船目前,世界各国已开发的绿色包装有以下两大类。一类是改进型发泡塑料包装制品 ,即 在发泡塑料中加一种诸如淀粉基等改性混合物,并使其均匀分布在包装制品中。一旦这种包装制品被废弃后,分散在制品内部的淀粉颗粒能被土壤和空气中的微生物所侵蚀分解,从而克服了发泡塑料包装制品不会降聚分解污染环境的缺陷。另一类是纸浆模塑包装制品即利纸浆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纸质包装产品。这种包装品废弃后.不仅能在土壤和空气中自然分解腐烂风化,而且还可以百分之百地回收重新加工利用,即使是将它燃烧处理也不会产生有

毒气体污染环境。技术专家认为,纸浆模塑包装制品具有易于加工制作,包装性能优良和节省资源等特点 ,是今后绿色包装发展的主流。

我国纸浆模塑工业才刚刚起步。我国是蒙特利尔议定书和维也纳宣言签约国之一.“议定书 ”和“宣言”中规定我国要在 2005 年达到限制和禁止使用发泡塑料包装物的预定目标,同时。我国于1996 年4月1日颁发了固体废弃物环境保护法,规定了固体废弃物必须符合  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三个原则。

据专家预测 ,“九五”期间我国纸浆模包装制品将会有一个突破性的发展,特别是食品、 医药、日化、家电、工业产品包装制品及其生产设备将会成为纸浆模塑包装的重点应用领域。届时.这些纸浆模塑包装添加其他材料的制品会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是惊喜.如掺有加强  纤维料的鸡蛋箱可以像装卸钢材一样不受损坏,混有各种天然色素食品使人胃口大开,含有  荧光剂的产品即使在黑暗中也能轻易地辨别它的品种、规格和数量,掺和保鲜剂的食品可以  延长保存……绿色包装 ”纸浆模塑制品将给人们带来洁净、亮丽的新天地。

88.下列对绿色包装 的解释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89.下列对 “并使其均匀分布在包装制品中 ”的 “其 ”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90.下列对“从而克服了发泡塑料包装制品不会降聚分解污染环境的缺陷 ”这句话的理解, 正 确的一项是( )。
91.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五 )阅读《一朵栀子花》 完 成 92~93 题

一朵栀子花

丁立梅

①从没留意过那个女孩子,是因为甲她太过平常了,甚至有些丑陋——皮肤黝黑,脸庞宽大,一双小眼睛老像睁不开似的。

②成绩也平平,字写得东倒西歪,像被狂风吹过的小草。所有老师都极少关注到她,她自己也寡言少语。以至于有一次,班里搞集体活动,老师数来数去,还差一个人。问同学们缺谁了,大家你瞪我我瞪你,就是想不起来缺了她。当时,她正一个人伏在课桌上睡觉呢。

③她的位置,也被安排在教室最后的那个课桌上,靠近角落。她守着那个位置,仿佛守住一小片天,孤独而萧索。

④某一日课堂上,我让学生们自习,而我则在课桌间不断地来回走动,以解答学生们的疑问。当我走到最后一排时,稍一低头,突然闻到一阵花香,浓浓的,蜜甜的。窗外风正轻拂,是初夏的一段和煦时光。教室门前,一排白玉兰,花都开好了,一朵朵硕大的花,栖在枝上,白鸽似的。我以为,是那种花香。再低头闻闻,不对啊,分明是我身边的,一阵一阵,固执地绕鼻不息。

⑤我的眼睛搜寻了去,就发现了,一朵凝脂一样的小白花,白蝶似的,正落在她的头发里面。是栀子花呀,我最喜欢的一种花。我忍不住向她低下头去,笑道,好香的花!她当时正在纸上信笔涂鸦,一道试题,被她肢解得七零八落。听到我的话,她显然一愣,抬了头怔怔地看着我。乙当看到我眼中一汪笑意时,她的脸迅速潮红,不好意思地嘴一抿。那一刻,她笑得美极了。

⑥余下的时间里,我发现她坐得端端正正,认真做着试题。中间居然还主动举手问我一个她不懂的问题,我稍一点拨,她便懂了。我在心里感叹,原来,她也是个聪明的孩子呀。

⑦隔天,我发现我的教科书里,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朵栀子花。花含苞,但香气却裹也裹不住地漫溢出来。我猜是她送的。往她座位上看去,便承接住了她含笑的眼。我对她笑着一颔首,算是感谢了。她脸一红,再笑,竟有着羞涩的妩媚。其他学生不知情,也跟着笑。而我不说,只对她眨眨眼,就像守着一个秘密,她知道,我知道。

⑧在这样的秘密守候下,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活泼多了,爱唱爱跳,同学们也都喜欢上了她。她的成绩也大幅度提高,让所有教她的老师再不能忽视她了。老师们都惊讶地说,呀,看不出这孩子,挺有潜力的呢。

⑨几年后,她出人意料地考上一所名牌大学。在一次寄给我的明信片上,她写了这样一段话:老师,我有个愿望,想种一棵栀子树,让它开许多许多可爱的栀子花。然后,一朵一朵,送给喜欢它的人。那么这个世界,便会变得无比芳香。

⑩是的是的,有时,无须整座花园,只要一朵栀子花。一朵,就足以美丽其一生。

92.选文①至③段极力写“那个女孩子 ”“甚至有些丑陋 ”“成绩平平 ”“寡言少语 ”“孤 独而萧索 ”,下列对其作用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93.下列对题目“一朵栀子花 ”的作用与意义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六)阅读《林黛玉进贾府》 选段, 完成 94~95 题。

①王夫人道:“……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②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③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94.“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是说( )。
95.“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是说( )。
(七)阅读《雷雨》 片断, 完成 96~100 题

周朴园  哦,侍萍!(低声)是你?a

鲁侍萍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望侍萍。半晌。b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c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d

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e

鲁侍萍(悲愤)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 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96. a 表现周朴园说这句话的感情是( )。
97. c 、d 两句是周朴园的连声责问,表现出他的性格特征是( )。
98. e 句有言外之意 、未尽之言(即潜台词) 下列分析正确一项是( )。
99.鲁侍萍不止一次说到命运,“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 对 侍萍的命运观,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100.对这个片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