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游戏环境创设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影响的调查问卷(教师版)
1. 您的教龄是
1—3 年
4—6 年
7—10 年
10 年以上
2. 您的学历
大专
本科
硕士及以上
3. 您是否接受过幼儿游戏与社会性发展相关培训?
是
否
4. 幼儿园设置的功能区(角色游戏区、建构区等)数量:
四个及以上
5—6 个
7 个及以上
5. 班级区角划分是否清晰?
非常清晰
比较清晰
不太清晰
很不清晰
6. 小班区角是否存在空间狭小、通道拥挤问题?
普遍存在
部分存在
偶尔存在
不存在
7. 您认为当前投放材料的丰富度如何?
非常丰富
比较丰富
一般
比较匮乏
8. 材料更新频率:
每月更新
每季度更新
半年及以上更新
基本不更新
9. 材料破损后更换是否及时?
非常及时
比较及时
不太及时
很不及时
10. 班级区角布置的参与主体主要是:
教师主导,幼儿偶尔参与
教师和幼儿共同参与(幼儿参与度较高)
幼儿主导,教师辅助
教师单独完成
11. 定期邀请幼儿参与区角布置的频率:
每周1 - 2次
每月1 - 2次
每季度1 - 2次
几乎没有
12. 每日开展自主游戏的时长约为:
30分钟及以下
31 - 40分钟
41 - 50分钟
50分钟以上
13. 每日开展集体游戏的时长约为:
10分钟及以下
11 - 20分钟
21 - 30分钟
30分钟以上
14. 角色游戏和建构游戏在自主游戏中的占比:
40%及以下
41 - 60%
61 - 80%
80%以上
15. 科学探索类合作游戏开展频次:
每周3次及以上
每周1 - 2次
每两周1次
每月1次及以下
16. 您在游戏中主要的角色介入方式是:
以“观察者”角色为主,较少干预
适时引导,平衡观察与干预
较多干预,直接指导幼儿解决问题
其他
17. 当幼儿出现冲突时,您的处理方式:
引导幼儿自主协商解决
给予方法建议,让幼儿尝试解决
直接介入,帮幼儿解决问题
视情况而定
18. 在功能完善的角色游戏区(如“医院游戏”场景 ),幼儿合作行为表现:
合作行为频繁,分工明确,责任意识强
有合作行为,但分工和责任意识表现一般
偶尔有简单合作,缺乏清晰分工
合作行为很少出现
19. 建构区游戏中,幼儿沟通协作情况:
约80%幼儿能主动协商分工,沟通良好
约50%幼儿有协商分工,沟通较顺畅
约30%幼儿会协商,沟通存在较多障碍
很少有协商分工,沟通问题突出
20. 因区角空间不足或材料短缺,小班幼儿争抢玩具冲突发生频率:
每日3次及以上
每日2 - 3次
每日1 - 2次
较少发生
21. 幼儿冲突未得到有效解决的比例大概是:
50%及以上
30 - 49%
10 - 29%
10%以下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