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策略实施效果家长调查问卷
一、基本信息1.您与孩子的关系:
父亲
母亲
祖辈
其他亲属
2.您每年与孩子见面的频率:
几乎不见面
1-2次
3-5次
6-10次
10次以上
3.您每周与孩子沟通的方式(可多选):
电话
微信/QQ
视频通话
很少沟通
4.您是否了解学校开展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策略:
完全不了解
不太了解
一般
比较了解
非常了解
二、“三必联”制度感知效果(“三必联”指的是学生身心健康异常、学习与习惯等进步,学生参加活动,以上三方面班主任必联系家长)1.老师是否向您反馈过孩子的身心健康异常情况:
从未反馈
1次
2-3次
4-5次
5次以上
2.老师是否向您反馈过孩子在学习、习惯等方面的进步:
从未反馈
1次
2-3次
4-5次
5次以上
3.老师是否通过活动(如运动会、社团比赛)与您沟通孩子情况:
从未沟通
1次
2-3次
4-5次
5次以上
4.您认为“三必联”制度对拉近您与老师沟通心理距离的作用:
无作用
作用较小
一般
作用较大
作用很大
5.“三必联”制度实施后,您与孩子的沟通话题是否增加:
无增加
略有增加
一般
明显增加
大幅增加
三、数字赋能与家校沟通平台使用1.您是否使用过学校的家校沟通平台(微信、智慧平台等):
从未使用
偶尔使用
有时使用
经常使用
每天使用
2.您认为沟通平台对了解孩子在校情况的帮助:
无帮助
帮助较小
一般
帮助较大
3.数字平台是否提升了您与学校的沟通效率:
无提升
提升较小
提升较大
提升很大
非常愿意
四、《亲子沟通手册》使用与课程参与1.您是否收到并阅读过学校发放的《亲子沟通手册》:
未收到
收到未阅读
简单翻阅
认真阅读
反复学习
2.《亲子沟通手册》对改善您与孩子沟通的帮助:
无帮助
帮助较小
一般
帮助较大
帮助很大
五、家校合作责任与教育观念转变1.您认为孩子的心理健康主要责任在:
学校
家庭
社会
孩子自身
多方共同责任
2.实施家校合作策略后,您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关注度变化:
降低
略有降低
无变化
略有提高
显著提高
3.您是否会主动与老师沟通孩子的心理状态:
从未主动
偶尔主动
有时主动
经常主动
始终主动
4.您是否调整过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如减少溺爱/惩罚,增加民主沟通):
未调整
略有调整
一般
明显调整
大幅调整
5.您认为家校合作对您履行家庭教育责任的帮助:
无帮助
帮助较小
一般
帮助较大
帮助很大
六、孩子心理健康与行为变化
1.孩子与您的沟通频率和质量是否提升:
无提升
提升较小
一般
提升较大
提升很大
2.孩子在学业压力下的情绪稳定性是否提高:
无提高
提高较小
一般
提高较大
提高很大
七、开放性问题1.您认为当前家校合作策略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或困难?
2.对于进一步优化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合作策略,您有哪些建议?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