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环境江西(安徽)分公司安全生产知识应知应会考试试卷
您的姓名:
您的部门: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消防法》规定,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因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 火作业的,应当按照规定事先办理( )。
A. 审批手续
B. 许可手续
C. 保险手续
D. 备案手续
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 )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 )。
A. 人的生命、红线
B. 人的生命、底线
C. 安全发展、红线
D. 安全发展、底线
3、()根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逃匿的,可处( )以下拘留。。
A. 五日
B. 七日
C. 十日
D. 十五日
4、()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两件大事,既要聚焦重点、又统揽全局,有效防范各类风险连锁联动。要加强海外利益保护,确保海外重大项目和人员机构安全。
A. 安全效益
B. 风险安全
C. 发展安全
D. 发展效益
5、()要做到“一厂出事故、( )受教育,一地有隐患、( )受警示”。
A 全国、万厂
B 万厂、全国
C 全员、全国
D 万厂、全员
6、()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轻伤事故是指损失工作日低于( )日的失能伤害的事故。
A. 60
B. 90
C. 100
D. 105
7、()根据《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办法》,各单位( )至少组织1次综合检查或抽查,基层单位( )至少组织1次综合检查。
A. 每月,每周
B. 每月,每月
C. 每季度,每月
D. 每季度,每季度
8、()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所有企业都必须认真履行( ),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
A. 企业主体责任
B. 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C. 安全生产责任制
D. 安全责任
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工作责任制,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 ),做到不打折扣、不留死角、不走过场,务必见到成效。
A. 落实
B. 执行
C. 负责
D. 管理
10、()《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加强( )建设,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A. 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化
B. 安全生产标准化
C. 安全生产信息化
D. 安全生产科技化
11、()根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 )等情况。
A. 授课人
B. 培训学校
C. 培训计划
D. 考核结果
12、()生产经营单位不得( )直接关系生产安全的监控、报警、防护、救生设备、设施,或者篡改、隐瞒、销毁其相关数据、信息。
A. 关闭、破坏
B. 停用、关闭
C. 停用、破坏
D. 关闭、损坏
13、()根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物品, 必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建立专门的( ),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接受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管理。
A. 安全管理台账
B. 安全管理制度
C. 安全管理机构
D. 安全管理设施
14、()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 )的罚款。
A. 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
B. 二万以上五万以下
C. 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D. 五万以上十万以下
15、()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 )死亡,或者( )重伤,或者( )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A. 10人以上,50人以上,5000万元以上
B. 20人以上,50人以上,1亿元以上
C. 30人以上,100人以上,1亿元以上
D. 50人以上,100人以上,1亿元以上
16、()根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负责建立健全并落实本单位( ),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A 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B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C 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D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
17、()根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 )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A 劳动保护
B 安全生产保障
C 职业危害知识
D 工伤保险
18、()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最严格的安全生产制度,就是要落实责任。要把安全责任落实到( )、落实到( )。
A 班组、岗位
B 基层、班组
C 岗位、人头
D 基层、岗位
19、()根据集团公司《安全管理办法》,集团公司及各单位应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通过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整改、消除的闭环管理,强化源头管控和过程管理,不断提高风险识别率,降低隐患重现率,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控制在事故之前,有效预防事故。下列对所属单位风险管控要求错误的是()。
A 各单位每三年应至少全面开展一次安全风险辨识工作,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
B 当标准规范和生产工艺出现重大调整、生产设备设施出现重大改进、作业环境出现重大变化、生产过程出现重大不符合项及发生事故(事件)等,必须及时重新开展风险辨识评估,制定并落实相应的控制措施
C 水电工程建设项目每年应定期组织开展施工期安全评价并编制评价报告
D 各单位应采用定性、定量、半定量等方法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和分级。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20、()根据集团公司《安全管理办法》,各单位应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应使用取得生产许可并经检验合格的特种设备,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和已经报废的特种设备。特种设备应按要求取得使用登记证书。应建立健全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配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建立完善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下列设备不属于特种设备的是()。
A、施工现场使用的叉车
B、旅游景区观光车
C、汽车吊
D、3t及以上电动葫芦
21、()根据集团公司《安全管理办法》,集团公司安全生产总目标是实现“()”,创建人员遵章、设备可靠、环境安全、管理先进的本质安全型企业。
A 零重伤、零事故
B 零死亡、零事故
C 重大安全风险可控在控
D 不发生对社会影响大、影响集团公司声誉的安全事件和自然灾害处置不力事件
22、() 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要在()年底前形成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的常态化机制。
A 2024
B 2025
C 2026
D 2027
23、()根据集团公司《安全风险责任金管理办法》,集团公司根据不同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和安全风险程度,将岗位区分为生产性岗位和()。
A 技术性岗位
B 操作性岗位
C 非生产性岗位
D 管理性岗位
24、()根据《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可以从企业安全生产费用中支出的费用包括( )。
A 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支出
B 职工防寒、防暑物品以及普通工作服、洗护用品等劳保用品支出
C 行政主管部门因项目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处以的罚款
D 实施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支出
25、()根据《关于印发集团公司<重点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和<典型隐患判定标准>的通知》,责成隐患所在二级单位组织对现场负责人和隐患所在作业面所有人员进行不少于( )的警示培训
A 一天
B 半天
C 3小时
D 三天
26、()根据《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关于中央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中央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分层级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未经教育培训并考试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B 中央企业应当严格执行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持证上岗制度和培训考核制度
C 中央企业应当严格执行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制度和培训考核制度
D 不具备相应资格的人员可以从事特种作业
27、()根据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办法》,事故责任分为( )责任和非主要责任。
A 主要
B 次要
C 一般
D 同等
28、()根据集团公司《安全风险责任金管理办法》,各单位应根据不同岗位、管理业务安全风险程度等因素,按照()原则,“分类、分级”确定个人计算比例。
A 风险越低、比例越低
B 风险越低、比例越高
C 风险越高、比例越低
D 风险越高、比例越高
29、()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教育,提高各级领导干部( )能力,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
A 防范化解风险
B 统筹发展和安全
C 安全生产
D 应急管理
30、()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 )的原则。
A 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B 预防为辅、应急处置为主
C 预防为辅、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D 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 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生产经营单位每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疏散逃生演练(高危行业领域每半年至少1次),让全体从业人员熟知( ),形成常态化机制。
A 逃生通道
B 急救物资所在位置
C 安全出口
D 应急处置要求
2、() 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和处理应做到( )。
A 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B 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
C 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D 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3、()《安全生产法》规定,以下( )是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
A 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B 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
C 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D 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4、()根据《安全生产法》,危险物品,是指( )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
A 易燃易爆物品
B 危险化学品
C 放射性物品
D 可燃物品
5、()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事故发生单位处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上一年年收入60%至100%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A 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
B 漏报事故的;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的
C 转移、隐匿资金、财产,或者销毁有关证据、资料的;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
D 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事故发生后逃匿的
6、()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在河北唐山市考察时强调,要总结经验,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 ),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A. 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
B. 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
C. 从应对单一灾种向应对多灾种转变
D. 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
7、()根据《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办法》,安全风险实行()管控。
A 分级
B 分层
C 分类
D 分专业
8、()三违” 现象具体指的是( )
A. 违章指挥
B. 违章作业
C. 违反操作规程
D. 违反劳动纪律
E. 违反安全制度
9、()根据《关于印发集团公司<重点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和<典型隐患判定标准>的通知》,重大事故隐患要建立排查治理( ),治理完成后,由二级单位组织( ),确认治理效果达到预期目标后,方可予以( )
A. 档案
B. 验收
C. 消除
D. 关闭
10、()根据《关于印发集团公司<重点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和<典型隐患判定标准>的通知》,各单位排查发现的( ),要及时上报至集团公司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系统。
A 重大事故隐患
B 一般事故隐患
C 典型隐患
D 其他隐患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根据《消防法》,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
对
错
2、根据集团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生产安全事故(事件)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安全字〔2023〕1号),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的,事故发生单位逐级报告至集团公司总值班室、安全生产部和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的总时限不超过4小时。
对
错
3、根据《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办法》,对于集团公司重点管控的安全风险,二级单位必须重点管控。
对
错
4、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
对
错
5、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发现可能直接危及应急救援人员生命安全的紧急情况时,现场指挥部或者统一指挥应急救援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消除隐患,降低或者化解风险,但不得撤离应急救援人员。
对
错
6、根据《消防法》,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
对
错
7、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2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对
错
8、关闭、破坏直接关系生产安全的监控、报警、防护、救生设备、设施,或者篡改、隐瞒、销毁其相关数据、信息,只要没有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就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对
错
9、根据集团公司《安全管理办法》,集团公司及各单位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建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核心的安全生产领导负责制。分管安全的负责人统筹组织分管范围内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和措施的落实,完善安全生产条件,对安全生产工作负重要领导责任。
对
错
10、根据集团公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各单位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落实应急指挥体系、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及装备,建立应急物资、装备配备及使用档案,对应急物资、装备不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对
错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