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想 正作风 强担当”\n知识竞赛
总共10道题,其中单选题6道,多选题4道,每道题得分为10分,总分100分。答对一题得10分,答完所有题后系统会自动统计出用户最后得分,每个用户最多能进行3次答题,取分数最高的一次为最终成绩,截止日期后不能再答题提交成绩。活动截止后根据用户得分由高到低进行排名,若分数相同,则系统会根据用户在线答题所用时间进行排名,用时越短排名越靠前。
基本信息:
姓名:
类型:
手机号:
市委六届五次全会指出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重庆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和()的“两大定位”?
A.内陆开放高地
B.内陆开放综合枢纽
C.对外开放前沿阵地
D.国际交往中心
市委六届五次全会中强调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总纲领总遵循是()?
A.打造“六个区”
B.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C.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
D.建设“两中心两地”
市委六届五次全会中强调重庆要打造“六个区”,其中不包括以下哪个区()?
A.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B.内陆开放国际合作引领区
C.文化旅游创新发展区
D.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
市委六届五次全会要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迭代升级()项行动?
A.八项行动
B.九项行动
C.十项行动
D.十二项行动
市委六届五次全会要求要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提升()现代制造业集群能级?
A.“33618”
B.“23510”
C.“45720”
D.“34615”
市委六届五次全会要求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要打造在西部地区具有影响力的()?
A.低能级开放平台
B.高能级开放平台
C.国际金融中心
D.科技创新高地
市委六届五次全会要求全面深化改革要强化()双轮驱动?
A.数字重庆和重点领域改革
B.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C.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
D.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
市委六届五次全会要求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要积极推进以()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A.县(区)城和中心镇
B.大城市
C.特大城市
D.乡镇
市委六届五次要求全面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以()为重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A.“五治”
B.“七治”
C.“九治”
D.“十治”
市委六届五次全会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贡献?
A.更大贡献
B.新的更大贡献
C.重要贡献
D.突出贡献
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六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召开?
A.2024年9月13日
B.2024年9月14日
C.2024年9月15日
D.2024年9月16日
市委六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以下()项文件?
A.《中共重庆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的实施意见》
B.《中共重庆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的实施意见》
C.《中共重庆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的实施意见》
D.《中共重庆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的实施意见》
市委六届六次全会强调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为牵引?
A.政治体制改革
B.文化体制改革
C.经济体制改革
D.社会体制改革
市委六届六次全会强调()年新中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全面完成实施意见提出的改革任务?
A.2027年
B.2028年
C.2029年
D.2030年
以下()项不属于市委六届六次全会部署的打造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标志性成果的举措?
A.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
B.打造内陆地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新高地
C.完善国家重大战略落实机制
D.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
市委六届六次全会部署的打造健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系标志性成果,需要建设()。
A.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B.内陆开放国际合作引领区
C.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
D.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
市委六届六次全会部署的打造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标志性成果,要建设()。
A.教育强市、西部创新高地和人才中心
B.文化强市、西部创新高地和人才中心
C.科技强市、西部创新高地和人才中心
D.教育强市、西部金融高地和人才中心
市委六届六次全会部署的打造完善内陆高水平对外开放新体制标志性成果,要建设()。
A.内陆开放国际合作引领区
B.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C.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
D.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
市委六届六次全会对当前重点工作作出安排,强调要以深化改革确保实现()。
A.现代化重庆建设目标任务
B.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目标任务
C.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建设目标任务
D.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目标任务
市委六届四次全会以来,市委常委会坚持以()为指导?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25年重庆市委召开“新春第一会”的时间是()
A.2025年2月1日
B.2025年2月5日
C.2025年3月5日
D.2025年4月5日
2025年重庆市委“新春第一会”上,市委书记袁家军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聚焦()总纲领总遵循。
A.党的二十大精神
B.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C.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
D.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重庆“六区一高地”中不包括以下()项
A.东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B.内陆开放国际合作引领区
C.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
D.新时代市域党建新高地
2025年重庆市委召开“新春第一会”上,市委书记袁家军强调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要持续做大做强的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是()
A.“33618”
B.“22517”
C.“44719”
D.“55820”
2025年重庆市委“新春第一会”上,市委书记袁家军强调推动内陆开放国际合作引领区建设,需要推进以下()项目提质升级
A.重庆自贸试验区
B.中新互联互通项目
C.重庆枢纽港产业园
D.西部陆海新通道
2025年重庆市委召开“新春第一会”上,市委书记袁家军强调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建设,要纵深推进的改革是()
A.农村土地改革
B.国资国企改革
C.教育体制改革
D.医疗体制改革
2025年重庆市委“新春第一会”上,市委书记袁家军指出推动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建设,要全面增强的能力是()
A.数字重庆基本能力
B.城市规划能力
C.应急管理能力
D.交通疏导能力
2025年重庆市委“新春第一会”上,市委书记袁家军指出推动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要加快建设的交通圈是()
A.“1小时重庆”
B.“2小时重庆”
C.“3小时重庆”
D.“4小时重庆”
2025年重庆市委召开“新春第一会”上,市委书记袁家军指出推动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要健全的长效监管执法机制是关于()
A.黄河十年禁渔
B.长江十年禁渔
C.珠江十年禁渔
D.淮河十年禁渔
2025年重庆市委召开“新春第一会”上,市委书记袁家军强调推动新时代市域党建新高地建设,要持续健全的工作机制是()
A.党建统领“885”工作机制
B.党建引领“774”工作机制
C.党建统筹“996”工作机制
D.党建协调“663”工作机制
2025年是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的()
A.开局之年
B.关键之年
C.收官之年
D.突破之年
2025年重庆市委召开“新春第一会”上,市委书记袁家军强调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要部署实施的行动是()
A.“互联网+”行动
B.“大数据+”行动
C.“人工智能+”行动
D.“区块链+”行动
2025年重庆市委召开“新春第一会”上,市委书记袁家军强调推动内陆开放国际合作引领区建设,要打造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标志性成果
A.5周年
B.8周年
C.10周年
D.15周年
2025年重庆市委召开“新春第一会”上,市委书记袁家军强调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建设,要深化的改革是()
A.亩均论英雄改革
B.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C.放管服改革
D.金融体制改革
2025年重庆市委召开“新春第一会”上,市委书记袁家军指出推动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建设,要推开创建的是()
A.“10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
B.“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
C.“20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
D.“30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
2025年重庆市委召开“新春第一会”上,市委书记袁家军指出推动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要深入实施的行动是()
A.“三千行动”
B.“四千行动”
C.“五千行动”
D.“六千行动”
2025年重庆市委召开“新春第一会”上,市委书记袁家军指出推动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要全力构建的新体制不包括()
A.绿色低碳发展新体制
B.红色文化传承新体制
C.新平台
D.新机制
2025年重庆市委召开“新春第一会”上,市委书记袁家军强调推动新时代市域党建新高地建设,要深入打造的组织是()
A.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
B.新时代“先锋模范”创新型组织
C.新时代“红色堡垒”战斗型组织
D.新时代“创新发展”引领型组织
2025年重庆市委“新春第一会”上,市委书记袁家军强调一季度要全力稳住的是()
A.农业经济基本盘
B.服务业经济基本盘
C.工业经济基本盘
D.商业经济基本盘
重庆市委“新春第一会”上,市委书记袁家军强调强化促消费政策供给,策划实施的活动不包括()
A.商贸促销活动
B.文旅促销活动
C.科技促销活动
D.推出迎春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重要文件?
A.《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B.《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决定》
C.《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D.《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关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坚持()有机统一?
A.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B.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C.改革、发展、稳定
D.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坚定不移走()。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B.深化改革开放发展道路
C.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D.国内国际合作发展道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为牵引。
A.文化体制改革
B.教育体制改革
C.经济体制改革
D.政治体制改革
关于教育改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A.市场需求
B.国际趋势
C.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
D.学生兴趣
关于科技创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强化企业()地位?
A.科技创新主体
B.人才培养主体
C.资金投入主体
D.成果转化主体
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维护以()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提供更多全球公共产品。
A.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
C.上海合作组织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建立同国际通行规则衔接的合规机制,优化()环境。
A.合作共赢
B.共赢共享
C.开放合作
D.创新共享
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构建()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推进国家安全科技赋能。
A.科学统一
B.规范稳定
C.联动高效
D.高效权威
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理念的体制机制。
A.可持续发展
B.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C.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
D.新发展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中,学习教育启动于()。
A.2025年全国两会前
B.2025年全国两会后
C.2025年3月初
D.2025年7月底
此次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旨在贯彻落实()的部署。
A.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
B.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C.党的二十大
D.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要巩固拓展以下()。
A.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
B.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C.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
D.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指导思想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组织全党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的重要论述。
A.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B.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C.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D.加强党的纪律建设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要运用()加强警示教育。
A.由风及腐案例
B.典型违纪违法案例
C.扶贫领域案例
D.经济犯罪案例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集中整治的原则是()。
A.全面整治,重点突出
B.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
C.先易后难,逐步推进
D.统一部署,分类实施
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走好()。
A.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D.乡村振兴道路
在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各级党委(党组)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学习教育负()。
A.主要责任
B.重要责任
C.总责
D.监督责任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要坚决反对()。
A.官僚主义
B.形式主义
C.享乐主义
D.奢靡之风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到二〇三五年,除了要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还需要实现哪些目标?___
A.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B.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提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___发展。
A.高端化
B.智能化
C.绿色化
D.自动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不断推进党的___,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A.自我净化
B.自我完善
C.自我革新
D.自我提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强涉外法治建设。建立一体推进涉外___和法律服务、法治人才培养的工作机制。
A.立法
B.执法
C.司法
D.守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积极发展科技金融、____、____、____、数字金融,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
A.创新金融
B.绿色金融
C.普惠金融
D.养老金融
下列选项中,属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指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的有___。
A.法治
B.人口高质量发展
C.宪法
D.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以下关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的表述中,正确的是___?
A.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B.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C.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
D.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提到,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促进政务服务______,完善覆盖全国的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
A.标准化
B.规范化
C.便利化
D.精准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提出,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______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A.普惠性
B.基础性
C.兜底性
D.系统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______又______。
A.放得活
B.放得开
C.管的硬
D.管得住
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包括以下哪些方面___?
A.改进调查研究
B.精简会议活动
C.规范出访活动
D.改进警卫工作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规定,改进调查研究要求做到___。
A.深入了解真实情况
B.多同群众座谈
C.轻车简从、减少陪同
D.不安排宴请
精简会议活动方面,中央八项规定要求___。
A.严格控制以中央名义召开的各类全国性会议
B.不开泛泛部署工作和提要求的会
C.提高会议实效,开短会、讲短话
D.未经中央批准一律不出席各类剪彩活动
以下属于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简文件简报要求的是___。
A.没有实质内容的文件一律不发
B.可发可不发的简报一律不发
C.切实改进文风
D.减少文件数量
规范出访活动时,中央八项规定要求___。
A.从外交工作大局需要出发安排出访
B.严格控制出访随行人员
C.一般不安排中资机构等到机场迎送
D.合理安排出访次数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规定,改进警卫工作遵循的原则有___。
A.有利于联系群众
B.减少交通管制
C.一般情况下不得封路
D.不清场闭馆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规定,改进新闻报道的要求包括___。
A.根据工作需要决定是否报道
B.压缩报道数量
C.压缩报道字数
D.压缩报道时长
关于严格文稿发表,中央八项规定提出___。
A.除中央统一安排外,个人不公开出版著作
B.不发贺信、贺电
C.不题词、题字
D.不发表讲话单行本
厉行勤俭节约方面,中央八项规定要求严格遵守___。
A.廉洁从政有关规定
B.住房配备规定
C.车辆配备规定
D.工作和生活待遇规定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规定,改进调查研究注重实际效果要求___。
A.到困难较多的地方调研解决问题
B.考察点现场要真实
C.汇报工作讲真话、报实情
D.中央政治局常委不召开全省性工作汇报会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规定,减少陪同人员的规定包括___。
A.中央政治局常委到地方考察,陪同的中央部门负责同志不超过5人
B.其他中央政治局委员到地方考察,省(自治区、直辖市)由1位负责同志陪同
C.考察企事业单位时,异地上级单位负责同志不到现场陪同
D.中央政治局委员到地方考察不搞层层多人陪同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规定,简化接待工作的内容有___。
A.不张贴悬挂横幅标语
B.不安排超规格套房
C.不安排宴请,不上高档菜肴
D.除工作需要外,不安排到名胜古迹参观
改进警卫工作在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的要求有___。
A.实行内紧外松的警卫方式
B.减少扰民
C.前往名胜古迹考察不得封山、封园、封路
D.合理安排警力,缩小警戒控制范围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规定,精简会议活动和文件简报时,减少会议活动的措施包括___。
A.能不开的坚决不开
B.可以合并的坚决合并
C.各部门召开本系统全国性会议每年不超过1次
D.严格会议活动审批程序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规定,控制会议活动规模和时间方面,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规定___。
A.各部门召开的全国性会议人数不超过300人
B.时间不超过2天
C.不请各省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出席
D.中央政治局常委不出席各部门召开的工作会议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规定,提高会议活动效率和质量的方法有___。
A.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进会议形式
B.全国性会议采用电视电话会议形式
C.精心设置议题,提高讨论深度
D.灵活安排中央政治局委员会见外宾的形式、地点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规定,严格控制会议活动经费要求___。
A.严禁提高会议用餐、住宿标准
B.严禁组织高消费娱乐活动
C.会议现场布置要简朴
D.严禁以任何名义发放纪念品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规定,减少各类文件简报的措施包括___。
A.法律法规已规定的不再制发文件
B.无实质内容的文件简报不发
C.部门发文能解决的不再由中共中央转发
D.各部门报送党中央的简报原则上只保留1种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规定,提高文件简报质量和时效的做法有___。
A.规范报送程序和格式
B.突出文件思想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C.加快推进机关信息化建设
D.减少纸质文件和简报资料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规定,规范出访活动中合理安排出访的内容有___。
A.制定年度出访总体方案
B.中央政治局委员每人每年出访不超过1次,时间不超过10天
C.中央政治局常委每次出访不超过4个国家
D.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总理原则上不安排同期出访
控制随行人员方面,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规定___。
A.中共中央总书记出访陪同人员不超过6人
B.其他中央政治局常委出访工作人员不超过40人
C.其他中央政治局委员出访陪同人员不超过4人
D.出席全球性会议陪同人员根据实际需要报批
规范乘机安排要求,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规定___。
A.严格按照规定乘坐交通工具,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总理出访乘坐专机
B.其他中央政治局常委出访可乘坐民航包机,须经批准
C.其他中央政治局委员出访乘坐民航班机,不坐民航包机
D.一律不乘坐私人包机、企业包机和外国航空公司包机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规定,简化机场迎送和接待工作包括___。
A.中央政治局常委出访抵离京时,可安排2位负责同志到机场迎送
B.其他中央政治局委员出访抵离京时,不安排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前往迎送
C.中央政治局委员出访,各有关驻外使领馆不安排中资机构、华侨华人和留学生代表到机场迎送
D.驻外使领馆不得向代表团赠送礼品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规定,加强统筹协调方面,中央政治局委员出访的要求有___。
A.由中央外办商有关部门统筹安排
B.年度出访计划每年1月底前报中央批准
C.当年年中进行1次综合协调
D.经批准后原则上不再临时安排出访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规定,简化中央政治局委员出席会议活动新闻报道的做法有___。
A.根据工作需要等决定是否报道
B.压缩报道数量、字数和时长
C.新闻报道中的职务称谓根据主题确定
D.一般安排在报刊头条新闻之后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规定,精简全国性会议活动新闻报道规定___。
A.经中央批准举办的全国性会议活动,除中共中央总书记外,中央政治局常委出席的,文字稿不超过1000字,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时间不超过2分钟
B.其他中央政治局委员出席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不作报道
C.未经中央批准的不作报道
D.中央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召开的会议原则上不作报道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规定,规范中央政治局委员考察调研活动新闻报道要求___。
A.多反映群众关心的实质性内容
B.除中共中央总书记外,中央政治局常委考察调研时,随行中央媒体记者一般不超过5人,其中包括2名摄像记者、1名编辑、1名摄影记者和1名文字记者,地方媒体一般不派记者参加
C.中央媒体报道中央政治局常委考察调研活动,新华社发文字信息通稿不超过1000字,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时间不超过3分钟,不刊发侧记、特写、综述等
D.其他中央政治局委员考察调研活动如需公开报道,新华社通稿不超过800字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规定,简化治丧活动新闻报道的内容有___。
A.中央政治局委员出席遗体送别活动,新华社消息稿只列名报道部分同志名单
B.中共中央总书记出席可配发慰问亲属照片
C.其他中央政治局委员一般不配发照片
D.省部级领导干部逝世后,中央政治局委员出席送别活动,中央电视台不报道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规定,简化诞辰纪念活动新闻报道规定___。
A.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职务的已故党和国家领导人诞辰纪念活动,中央政治局常委出席并讲话的,文字稿不超过1000字
B.中共中央总书记出席的纪念活动可适当放宽标准
C.曾任其他领导职务的已故党和国家领导人诞辰纪念活动,中央政治局常委出席,文字稿不超过300字
D.人民日报不摘发曾任其他领导职务的已故党和国家领导人诞辰纪念活动座谈会发言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规定,优化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事活动新闻报道的做法有___。
A.提高针对性,增加信息量
B.多位中央政治局委员同日会见同一批外宾,发一条综合消息
C.除特定领导外,其他中央政治局委员出访每个国家综合报道1次
D.出访活动新闻报道有截稿时间规定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