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地理高考题命题规律及其应用研究》课题问卷调查
亲爱的朋友们:您们好!我们是重庆市梁平区“近三年地理高考题命题规律及其应用研究“课题组。为了更好发现在高考备考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特别设计了这份问卷。您的每一份反馈都对我们的研究至关重要,本问卷不记名,没有对错之分,答案只用于学术研究,不牵涉任何个人评定,调查数据仅用于教育研究使用。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配合!敬祝身体健康!
一、基本信息
1.您的身份是?(单选)
高中地理教师
高三学生(2022-2025参加高考)
地理教研员/命题研究者
其他(请注明)
2.您接触或研究地理高考试题的年限是?(单选)
1-3年
3-5年
5年以上
3.您是否系统分析过近三年(2022-2024)地理高考真题?
是
否
二、对地理高考命题趋势的看法
4.近三年(2022-2024)重庆地理试题难度变化趋势:
逐年上升
波动变化
保持稳定
逐年下降
5.您认为近三年地理高考命题的突出变化是(可多选):
自然地理比重下降,人文地理比重上升
综合题情境更加复杂
图表类型多样化
开放性试题增加
核心素养考查更隐性
其他
6.您认为近3年地理高考题的命题趋势是否明显体现“核心素养导向”?(单选)
非常明显
较为明显
一般
不明显
7.以下哪些核心素养在近3年地理高考题中考查最突出?(多选)
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
人地协调观
地理实践力
8.您认为地理高考题中“情境化命题”(如结合热点事件、真实案例)的比例如何?(单选)
非常高(>70%)
较高(50%-70%)
一般(30%-50%)
较低(<30%)
9.您认为命题中“真实情境”的设计特点(1-5分打分,1=弱,5=强)
1
2
3
4
5
贴近社会热点
体现学科交叉
突出地方特色
彰显生产生活实际
学术色彩浓厚
10.您是否发现命题中存在以下规律
是
否
高频重复考点(如农业区位、气候类型)
固定题型模板(如过程描述类、措施类)
答案组织逻辑(如“区位条件=自然+社会经济)
三、试题内容与结构分析
11. 以下哪些自然地理知识点在近3年高考题中出现频率最高?(多选)
气候与气象
地形地貌
水文与水资源
土壤与植被
自然灾害
12.以下哪些人文地理知识点在近3年高考题中出现频率最高?(多选)
人口与城市
农业区位
工业区位
服务业区位
交通与区域发展
区域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生态环境问题治理等)
13.您认为地理高考题中图表题(如等高线图、统计图、遥感图像)的难度如何?(单选)
偏难
适中
偏易
14. 您认为哪些知识模块难度偏大?(多选)
气候与气象
地形地貌
水文与水资源
土壤与植被
自然灾害
人口与城市
农业区位
工业区位
服务业区位
交通与区域发展
区域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生态环境问题治理等)
四、高考改革的影响
15.您认为新高考改革(如“3+1+2”模式)对地理试题的命题方式是否有影响?(单选)
影响显著(如更注重综合能力、跨学科融合)
有一定影响
影响不大
不清楚
16.您是否注意到地理高考题中跨学科内容(如结合历史、政治、环境科学等)的增加?(单选)
明显增加
略有增加
无明显变化
未关注
17.您认为高考改革后,地理试题的开放性(如论述题、建议类题目)是否增强?(单选)
显著增强
略有增强
无变化
减弱
五、学生问题及对教学与备考的建议
18.您认为学生在地理高考中最容易失分的原因可能是?(多选)
核心概念与地理规律理解不透
地图判读失误与图表信息提取不全
区域特征混淆
地理过程分析不完整
审题偏差与设问不明
热点地理知识盲区
时间分配不合理
答案组织混乱
其他:________________
19.您认为当前地理教学是否需要调整以适应高考命题趋势?(单选)
急需调整(如加强情境教学、核心素养培养)
需要部分调整
维持现状即可
20.学生在备考地理时最需要强化的能力是?(多选)
信息提取与图表分析
区域综合比较
逻辑推理与论证
热点问题关联分析
其他(请注明)_________
21.您认为当前教学中对命题规律的运用不足体现在(多选)
热点事件与课本知识结合不紧密
学科核心概念与学科核心原理的教学强化不够
对学生逻辑思维训练较少
图表分析能力培养方法单一
开放性试题答题策略欠缺
其他(请注明)_________
22.基于近三年重庆地理高考命题特点,您希望加强哪些备考策略(可多选)
建立高频考点知识库
开发真实情境案例库
强化地理过程动态分析(如地貌演化)
训练“观点+证据”式论述技巧
模拟命题练习(学生自主命题)
其他:________________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